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陋室铭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43) 评论(0)

  • 《杨氏入山之大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氏入山之大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97) 评论(0)

  •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25) 评论(0)

  • 杜甫《孤雁》

    杜甫《孤雁》原文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29) 评论(0)

  • 捕蛇者说作者把“役之不幸”和“赋之不幸”作对比,意在突出什么

    作者把“役之不幸”和“赋之不幸”作对比,意在突出什么?赋敛之毒甚于蛇毒,暗写了苛政猛于虎...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68) 评论(0)

  • 吴均《与朱元思书》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09) 评论(0)

  • 《岳阳楼记》教案

    27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4.积...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58) 评论(0)

  • 《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78) 评论(0)

  • 欧阳晔破案

    原文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07) 评论(0)

  • 王维《使至塞上》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13) 评论(0)

  • 崔篆平反

    【原文】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篆所至之囚系满狱。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06) 评论(0)

  • 初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例析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常常组合在一起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表示一定的意义,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古汉语中称之为固定结构。现就初中文言文中出现的固定结构例说如下:1.“不亦……乎”表示反问,用委婉的语气,表达肯...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41) 评论(0)

  • 捕蛇者说练习题答案

    1、柳宗元虽然被贬永州,但他依然关心百姓的疾苦,同情百姓的遭遇;虽然他有职无权,但他依然积极寻求帮助百姓之法。文中哪些语句能透露这些背景信息?请摘录。2、文中“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r...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0) 评论(0)

  •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己亥杂诗(其五)...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23) 评论(0)

  • 捕蛇者说第一段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为什么强调这一点?这一点是

    第一段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为什么强调这一点?这一点是怎么体现的?异。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为“争奔走焉”做铺垫,以突出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这一主旨。体现:黑质而白章(颜色);触草木尽...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52) 评论(0)

  • 《捕蛇者说》练习题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49) 评论(0)

  • 曹操《龟虽寿》讲解、赏析、朗读

    原文: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②。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③。 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⑤,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⑥,不但在天⑦; 养怡之福⑧,可得永年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创作背景】...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6) 评论(0)

  • 捕蛇者说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交代了作者写此文的目的,表达了对广大人民悲惨生活的关切和同情,但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寄希望封建统治者对暴政的改革上,但这又是极不现实的。统治者面对连...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74) 评论(0)

  • 刘氏善举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02) 评论(0)

  • 捕蛇者说课课练

    九年级语文课课练2012年10月08日6.《捕蛇者说》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65) 评论(0)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译文: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76) 评论(0)

  • 《关雎》

    《关雎》
    ...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83) 评论(0)

  • 王安石待客_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安石待客原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94) 评论(0)

  •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语出《吕氏春秋.察今》,说楚国有人履江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记号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23) 评论(0)

  •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课型: 主备人: 授课人: 序号: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初审: 复审: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的文言...

    初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47) 评论(0)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