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推官。卓异,擢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1) 评论(0)

  •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原文及译文解析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22) 评论(0)

  •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 、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38) 评论(0)

  • 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原文及译文赏析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有删节)海 瑞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凡民生利病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译文】臣听说:君主,是天...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19) 评论(0)

  • “李绅,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原文及译文解析

    李绅,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宦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93) 评论(0)

  • “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原文及译文赏析

    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服色差等,皆文...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14) 评论(0)

  •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原文及译文赏析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②直1以太平盛日,为离世绝俗...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41) 评论(0)

  • 张居正《示季子懋修书》原文及译文赏析

    示季子懋修书明 张居正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35) 评论(0)

  •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召试,为集贤校理、同...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39) 评论(0)

  • 《吴子·治兵》原文及译文赏析

    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明知阴阳险易,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83) 评论(0)

  • “崔遵度,字坚白,江陵人”原文及译文解析

    崔遵度,字坚白,江陵人。纯介好学,始七岁,授经于叔父宪。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褐和川主簿,换临汾。馈刍粮,三抵绥州,涉无定河。河沙与水混流无定迹,陷溺相继,遵度悯之,著铭以纪焉。淳化中,吏部侍郎李至荐...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31) 评论(0)

  • “李承,赵郡高邑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孤,晔鞠养之。既长,事兄以孝闻。尹子奇围汴州,陷贼,拘承送洛阳。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数月除德清令,旬日拜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留充判官,圆卒,历抚州...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12) 评论(0)

  •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27) 评论(0)

  • 李梦阳《诗集自序》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诗集自序①李梦阳曹县盖有王叔武云,其言曰:“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鼓而巷讴,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孔子曰:‘礼失而求之野。’今真诗乃在民间。而文人学子,顾往往为韵言,谓之...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95) 评论(0)

  •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2) 评论(0)

  • “京镗字仲远,豫章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京镗字仲远,豫章人也。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龚茂良帅江西,见之曰:“子庙廊器也。”及茂良参大政,遂荐镗入朝。孝宗诏侍从举良县令为台官,给事中王希吕曰:“京镗蚤登儒级,两试令,有声。陛下求执法官,镗其人...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56) 评论(0)

  • 《明史•徐有贞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珵,吴人。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承平既久,边备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为忧。正统七年疏陈兵政五事,帝善之而不能用。及土木难作,郕王召廷臣问计。珵大言曰:“验之星象,稽...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88) 评论(0)

  •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原文及译文解析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24) 评论(0)

  •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重少好学,有文辞;早孤,与群弟居,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逊让不行。后为始平王文学,上疏陈九品。迁太子舍人,转尚书郎。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98) 评论(0)

  • 《晏殊诚实》原文及译文赏析

    晏殊诚实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99) 评论(0)

  • “王规,字威明,八岁丁所生母忧”原文及译文解析

    王规,字威明,八岁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齐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流涕,称曰“孝童”。叔父睐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略通《五经》大义。及长,遂博涉有口辩。为本州迎主簿。起家秘书郎,...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45) 评论(0)

  • “吕震,字克声,临潼人”原文及译文解析

    吕震,字克声,临潼人。洪武十九年以乡举入太学。时命太学生出稽郡邑壤地,以均贡赋。震承檄之两浙,还奏称旨,擢山东按察司试佥事。入为户部主事,迁北平按察司佥事。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乐初迁真定知府...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1) 评论(0)

  • “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21) 评论(0)

  • 《曹瞒传》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曹瞒传(节选)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操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66) 评论(0)

  • 《晋书·何攀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

    高中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20) 评论(0)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