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别》原文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1:41:50阅读:446

桐叶封弟辨(节选)

柳宗元

①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①,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②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②,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③过也。

③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④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⑤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注】①史书记载,年幼即位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把桐树叶子削成玉圭形封弟弟为王。②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③遂:造成。④大中:适当的道理和方法。⑤缺缺者:耍小聪明的样子。

1、《桐叶封弟辩》中“辨”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相当于现在的______.

2. 本文题目是“桐叶封弟辩”,实则_ _ _ _,讽喻时政。 (4个字)

3.“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本篇短文在论述上颇为典型,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驳论文。

2、实则批判了所谓“天子无戏言”的谬说。

3、进一步批判“天子无戏言”的谬说。

4、先摆出历史事实,然后以“吾意不然”提出反对意见。尖锐地批判了君无戏言的谬说,鞭挞了逢迎、胁迫君主做坏事的丑行。同时,作者指出大臣辅助君王“宜以道”,“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这些都是针对封建专制的弊病而提出的深刻见解。

二:

22.针对桐叶封弟的传言,作者批驳了“ ”的言论。(1分)

23.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随便)

B.虽十易之不为病(困苦不堪)

C.要于其当(关键)

D.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约束、制伏)

24.“是周公教王遂过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周公教导成王成就自己的功业。

B.这样做是周公引导成王就这样过吧。

C.这是周公教导成王能够如意的生活。

D.这样做是周公在引导成王铸成过错。

25.结合第2段内容,简析作者反驳的思路和方法。(3分)

26.评析柳宗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治学精神和治世思想。(3分)

参考答案

22.天子不可戏

23.B

24.D

25.先说“吾意不然”,表明不同意这种看法。再就周成王之弟“当封”“不当封”两面夹击。接着又用归谬法,咬住周公天子无戏言的论点,加以引申,使其陷入荒谬的境地。反问句更是斩钉截铁,直击要害。

26.如:我赞赏柳宗元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注重情境推理,运用史料和史实,找出充分论据等。他认为行动主要观察实际的效果,不要盲从,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做事应当用适中的原则,既防患于未然,又不能束缚太紧,有相对宽松的环境。

二:

22、第③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1分)

A、且 B、虽 C、然 D、则

23、下列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意在辨别“桐叶封弟”这件事的真伪。

B、本文旨在告诫读者不能随便与小孩开玩笑。

C、本文妙在揭示周公抓成王把柄的小聪明行为。

D、本文重在议论重臣应如何辅佐君王这一中心。

24、画线句“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5、文章第②段是如何雄辩地阐明了自己观点的?(3分)

26、简评文章的思想意义。(3分)

参考译文

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和年幼的弟弟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玉邽封给你。”周公入宫庆贺。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周公说:“天子不可以随便开玩笑。”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如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可随便罢了,哪里一定要听从成王的玩笑,并促成它呢?如果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拿了桐树叶子与妃嫔和太监开玩笑,周公难道也要按这种玩笑去办吗?大凡君王的恩德,要看实行得怎样。如果不恰当,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什么缺点;关键是要恰当,不随意更改,更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呢!如果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样做就是周公在教唆成王铸成过错。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当用适当的原则去引导他,是要使他的举止行动和嬉乐恰如其分而已,一定不会去迎合他的过错并替他辩饰。又不应当对他管束太严,使他终日奔忙,像牛马那样,急于使他成长反会坏事。而且家人父子之间,尚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还有君臣之别的人呢!这不过是那些见识浅薄而又自作聪明的人所干的事,不是周公所应该采用的做法,因此不可相信。

【题解】

“辨”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的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韩愈的《讳辩》和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但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辨伪,而是围绕重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中心发挥议论。君主随便开了一句玩笑的话,臣子却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从;作者尖锐地批评了这种荒唐现象,指出“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对统治者的言行,要看它的客观效果如何,不能拘执盲从。这在君主至高无上的封建专制时代,是相当大胆的议论。文章论辩反复曲折,波澜起伏,闪耀着深刻的思想光芒,不愧为辨体文中的力作。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山长飞鸟堕,目极行车绝。

    出自唐代独孤及的《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驷马上太行,修途亘辽碣。王程无留驾,日昃未遑歇。请问此何时,恢台朱明月。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明主命使臣,皇华得时杰。已忘羊肠险,岂惮温风入。摇策汗滂沱,登

  • 孙承宗传文言文翻译

    孙承宗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传主孙承宗一生几起几落。最初是秀才,在边境省份讲授经文,他喜欢向一些低级武官和老兵们探求询问军事险要地形和关塞,因为这精通边防事务。以下是

  • 委吾心、耳目所寄

    委吾心、耳目所寄 出自宋代刘学箕的《松江哨遍》 归帆征棹,相望于黄芦烟草之际。去来乎桥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极画工之巧所莫能形容。每来维舟,未尝即去,徜徉延伫,意尽然后行。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

  • 赵峰《走马章丘》

    今年,不关己又无法置身事外的琐事尤其多,排着队来,躲不开推不掉。时值岁末,本想痛痛快快地放松一下,想着到底如何卸下一身疲惫,是出去走走,还是居家?关掉手机,不看电视、书籍,闭门谢客,来一次精神意义的“

  • 古诗《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②》注释与赏析

    杜牧·寄扬州韩绰①判官②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③明月夜,玉人④何处教吹箫?【注释】①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 "> 飞鸟惊蛇

    飞鸟惊蛇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飞鸟惊蛇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飞鸟惊蛇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彼一时,此一时

    彼一时,此一时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彼一时,此一时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彼一时,此一时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战国策·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战国策·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注音版《 昌chāng国guó君jūn乐lè毅yì为wèi燕yān昭zh

  • 什么动物在过斑马线的时候非常累? 答案:变色龙

    脑际急转弯题目:什么动物在过斑马线的时候非常累? 脑筋急转弯解析:变色龙非常累,因为它要不停的变色。 脑筋急转弯答案:变色龙

  •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