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文言文大全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2:16:40阅读:208
    一、文学常识

    ⑴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朝哲学家、理学家。谥号“元公”,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一篇名文。他被公认为理学的重要创始人,他提出的“太极”和“无极”等哲学范畴和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⑵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⑶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散句。

    ⑷《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

    ⑸《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⑹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二、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

    三、解释重点实词

    甚蕃(很多)陶渊明独爱菊(惟独)世人盛爱牡丹(非常)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惟独)(表示转折)(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清水)(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蔓延)(分枝)香远益清(更加)(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赏)(亲近而不庄重)

    余谓菊(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四、成语与名句。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受影响。

    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五、写作手法: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为“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人”,把莲花比喻成“君子”二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衬托莲花。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表现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慨叹世上没有几个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六、结合文意,自拟对联

    ⑴周氏爱莲比君子陶公喜菊胜群芳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七、填空题。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⑵本文写作顺序是先总后分,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

    ⑶作者开篇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

    ⑸文中重在使用衬托的手法: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

    ⑹作者以莲花自况,表现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曲的批判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

    ⑺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独“一词形成反照应。

    ⑻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⑼本文的线索是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

    ⑽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⑾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⑿第二段文字从句子的用途看,采用了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从修辞手法看,采用了排比、反问、比喻修辞手法。

    ⒀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格高尚的人。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上寄予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操。

    ⒁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⒂第一段的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第二段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议论,文中”谓“能集中体现出来。抒情,文中”噫“作了提示。

    ⒃《爱莲说》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作用是开篇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继而描写,突出形象;卒章议论,在于赞美。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

    ⒄”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爱慕富贵的人多,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作者的知己少

    ⒅牡丹,作者把它比作富贵人,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鄙视“的情感。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赞美“的情感。

    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比喻

TAG标签: 爱莲说 周敦颐

猜你喜欢
  • 双调·潘妃曲·商挺

    双调·潘妃曲 商挺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 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 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縻架。 商挺:1209-1288,字孟卿,自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赏析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1)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

  • 鹅笼夫人传(清)周容

    鹅笼夫人者[1],毗陵某氏女也[2]。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3],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4]。”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5]。 妹许某,家故豪[6],遽行聘[

  • 曾子易箦

    曾子易箦 曾子(1)寝疾(2),玻乐正子春(3)坐于床下,曾元、曾申(4)坐于足,童子隅(5)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6),大夫之箦(7)与?”子春曰:“止1曾子闻之,瞿然

  • 逆旅小子(清)方苞

    戊戌秋九月[2],余归自塞上,宿石槽[3].逆旅小子形苦羸[4],敞布单衣[5],不袜不履,而主人挞击之甚猛,泣甚悲。叩之东西家,曰“是其兄之孤也[6]。有田一区,畜产什器粗具[7],恐孺子长而与之分

  •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赏析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

  • 王维《鸟鸣涧》翻译赏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简析: 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鸟鸣涧》中,

  • 《木兰诗》中的木兰真的姓花吗?木兰究竟姓什么?

    “木兰”其人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在这首长达300多字的叙事诗中,生动地描绘出少女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尝凯旋而归的传奇故事,也成功地塑造了“木兰”忠孝双全、机智勇敢、不慕荣利的

  • 庄子的智慧: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大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失败。 点评:求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人只能根据兴

  • 姚燧《浣溪沙 舟中纪事》全诗赏析

    白发年来自笑余。孔方从有绝交书。谁怜多病麴生疏。两岸行人争抵掌,谁家舟上载篮舆。江南休问看山无。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