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⑥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⑦使——使用,指劳动力。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更多文言文请关注查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内容,敬请期待!
-
文言文沂水某秀才,课业山中。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各以长袖拂 塌,相将坐,衣耎无声。少间,一美人起,以白绫巾展几上,上有草 书三四行,亦未尝审其何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 袖中。美
-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介绍 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但客观上,因文言本身与现代白话相去甚远,且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可能带来艰涩难懂、歧义
-
时合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命准裁定,遂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简始适中
时合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命准裁定,遂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简始适中 出自元代脱脱的《宋史·寇准传》 宋史·列传四十(寇准传)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
-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清明》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国风·周南·关雎》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
-
此诗是作者离开广陵,回归洛阳的途中,在船上写给元大的留别诗。">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
-
道教的始祖——老子 【点睛之笔】 老子,相传为《道德经》作者,先秦道家的创始人,道教的始祖。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本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河南鹿邑人,曾担任东周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
-
出自清代黄景仁的《绮怀十六首》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
李白《口号》又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这首诗主要是写作者离开金陵的心情。李白口号全文: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