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翻译赏析
张继:(?-约779),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至德间为监察御史。大历中在武昌任职,后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在洪州分掌财赋,任租庸使、转运使判官,卒于任所。其诗关切时事,爽利激越,事理双切,寄兴遥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①对愁眠。
姑苏②城外寒山寺③。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②姑苏:今江苏苏州。
③寒山寺:旧说在姑苏城西十里枫桥东。
【简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①,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②。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③,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①那答:那块,那边。 ②早来:已经。 ③欠欠答答:疯疯癫癫
-
什么时候会发现自己说过的话很值钱? 答案:交话费的时候
-
夏帝桀(前1706--1664)元年癸卯,在位43年。夏朝第19代帝王。夏帝发之子。桀,在位43年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发子,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发驾崩后桀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
-
李姬者名香(1),母曰贞丽(2)。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荆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3)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4)、夏吏部允彝(5)亟称之。少
-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希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
返璞归真,涵养心性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人原处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蒙迷了原有的天性。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所谓不忘
-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
僧人遍满天下,不是西域送来的。即吾中国之父兄子弟,穷而无归,入而难返者也。削去头发便是他,留起头发还是我。怒眉瞋目,叱为异端而深恶痛绝之,亦觉太过。 佛自周昭王时下生[1],迄于灭度[2],足迹未尝履
-
唐代前期的妇女地位 唐代妇女的自由度空前提高,她们的交际圈不被男人所限制,也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空间。 男女不平等到现在还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然而大多人不愿意去深思其背景,有时候会把社会分
-
春到燕山冰亦消,归骖迎日喜嫖姚。久行胡地生华发,初试东风脱敝貂。插髻小幡应正尔,点盘生菜为谁挑。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