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少年行》全诗赏析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作品赏析
鹤依旧编在宝应元年。马上谁家白面郎①,临阶下马坐人床②。不通姓氏粗豪甚③,指点银瓶索酒尝④。
(此摹少年意气,色色逼真。下马坐床,指瓶索酒,有旁若无人之状,其写生之妙,尤在“不通姓氏”一句。)
①《南史》:童谣云:不见马上郎,但见黄尘起。《楚辞》:“厌白玉之面兮,怀琬琰以为心。”②床,胡床也。③《南史》:袁粲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吴志·孙皎传》:孙权曰:“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④《南史》:颜延之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胡夏客曰:此盖贵介子弟,恃其家世,而恣情放荡者。既非才流,又非侠士,徒供少陵诗料,留千古一噱耳。
此说少年意志神情,跃跃欲动。王维诗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吴象之云:“承恩借猎小平津,使气常游中贵人。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皆善于写生者。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桐叶封弟辨 作者:柳宗元 古之传者(1)有言:成王(2)以桐叶与小弱弟(3)戏,曰:“以封汝。”周公(4)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
-
《中山狼传》这篇寓言在情节的安排上很富有特色,起如卷浪,伏似潜礁,蓄同积流,发若喷洪。它处处为表现寓言形象服务,而用墨饰色,无不栩栩传神。
-
“咏月”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大主题,几千年来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研究室赵仁珪教授,专门就中国古诗中的咏月诗进行了一番解读。 赵教授说,咏月诗在中
-
一、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庄子 翻译:事情一多就杂,一杂就乱,乱了就容易招祸,直至无可救药。所以
-
生查子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末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简析】 天涯何处无芳草!
-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人。父亲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rd
-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燕相子之曾经改革燕国政治,做事果断,受到燕王哙的信任。燕王曾命令地方官凡是三百石以上俸禄的都将印信缴回,再由子之颁行。子之南面行王事,燕王
-
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注释: ⑴汾上:汾水上。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⑶摇落
-
唐荆川曰[2]:“王猛者,苻坚之谋臣也[3]。”此可谓得猛之著矣。猛处天下分崩之时,其志未尝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晋[4],盖识大义者也。呜呼!三代而下[5],乱世之臣识大义者
-
水仙子·乐清箫台 乔吉 枕苍龙云卧品清箫。 跨白鹿春酣醉碧桃。 唤青猿夜拆烧丹灶。二千年琼树老。 飞来海上仙鹤。纱巾岸天风细。 玉笙吹山月高。谁识王乔。 乔吉:12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