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陈文述《夏日杂诗》翻译赏析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作者简介
清代诗人陈文述,浙江钱塘人,嘉庆五年举人。陈文述早年诗学西昆,崇尚艳词丽句。晚年,敛华就实,这首《夏日杂诗》是他诗风渐趋淡雅的代表作。
注释
1、枕簟[diàn] :枕席。
2、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 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
-
[译文]因心情不好而感到花影凌乱,黄莺声碎。独自云游在外又很少借酒解愁使人消瘦。 [出典]秦观《千秋岁》 注: 1、《千秋岁》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
-
守信,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
-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
缺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翻译: 故人已经离开很久了,窗下古琴已许久没弹,早已
-
启——子继父位(约前2070年)。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
-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 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
-
京师在《禹贡》冀州境内[2],地近西山[3],水泉氂縖4]。出阜成、德胜二门[5],演迤灏溔[6],泉之源不知其几也。玉泉最近[7],泉出山下[8],自裂帛湖东南[9],流入丹稜沜[10]。傍水之园,
-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希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赏析
-
幽州夜饮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作者简介: 张说(667-730)初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