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出自两汉范晔的《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
脑筋急转题目:请听题: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前一句是什么? 脑筋急转解析:前一句是请听题,没看到请听题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前面吗? 脑筋急转弯答案:请听题
-
又见玉兰花开早春时节,阳光明晃温热,枯树又添新芽。如果此刻,你有足够的闲情逸致,摒弃一身的世俗疲惫,那么你能看见窗外绽放的玉兰。倘若你所在的城市叫上海的话,那里更有一种别样的风情。玉兰作为上海的市花于
-
白居易采竹枝词 三月二十八日黄昏,官船终于停泊在长江北岸的忠州。那年是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时间往前推十多年
-
西汉大才子东方朔,当年也是个没人赏识的可怜虫,凭着一篇长达三千多片奏牍的自荐信,倒是攀上了皇帝,可汉武帝身边人才济济,哪能轮得着他?所以他只得了个“待诏公车”的小官,整天见不到皇帝一面。
-
原文洛阳女儿行王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
-
作家成名之累我所谓作家,指有书本出版的人而言。我所谓书本,指一百叶以上的文集、诗集,或专门著作而言。所以为书局编教科书者,或为日刊期刊写小品者,我都不当他们为作家。所以我自己不是作家。作家有成名的,有
-
窗台上的李家山清晨,两个老人总会在窗台前像面对着万亩良田一样满足他们在花盆里种上了五谷杂粮这盆是椿树岔的小麦,这是水泉湾的玉米这是高崖洼的荞,还有那盆是檩子梁的胡麻……当一只青虫出现的时候他们跟初侍农
-
1、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不见白头相携老,只许与君共天明。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
-
回攒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回攒回攒的拼音:hui cuan 曲折簇聚。明·徐宏祖《徐
-
“三礼”包括什么“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是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儒家经典,世传为周公旦所着,所涉及的内容丰富至极。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