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潮州歌·其六
作者: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赏析
诗人与被俘人众怀着凄恻的心境被押往北方,途中步履维艰,却撤退不得。举目北望,哪里是个止境?眼里所见再也不是了解的故国景物,头顶天空再也不是故国的天空。“不止境”,是指北方地区的云天苍莽充满,神秘莫测,这困难的旅程没有止境。这三个字透露出诗人出息未卜、追怀故国、难舍难休的心态。榜首句就以沉缓怅惘的口气奠定了全诗纠缠惆怅、凄神哀肠的豪情基调。
第二句写大江东流的雄壮之景。面临浩大之物,大家往往感到世界时空庞大永久,人生藐小时刻短,既而或看破红尘,游戏人生,或情动于中,活跃猛进。诗人正处此境,面临这永不断歇的江水,慨叹万千。“水悠悠”好像说诗人的痛苦永无隔绝,象悠悠的东流水相同。孔子指着江水说“逝者如斯夫”。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而诗人心中的亡国之思随时刻的推移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像江水那样滔滔不断永无尽期。江水悠悠,心潮起伏,诗人或许也想到人世更迭,人生荣辱之变,但最为铭肌镂骨的却是故国之思,是对国务变迁的悲痛追怀。故国往事是不是如流水逝了?韶光之水是不是真能冲刷掉心头的忧伤烦恼?诗人以“大江东去水悠悠”的雄壮之景烘托心中难耐的孤凄无助、恍然如梦的思绪,传达出哀怨、惆怅、悲惨的心境。
“落日一片寒鸦外”,化用秦观的词:“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因正是眼里所见,真情实景,便天然无痕,不觉僵硬。画面很简单,落日渐沉,暮色苍莽,寒鸦归巢。但那种孤寂清凉、悲惨凄恻的心境却家喻户晓。这扣人心弦的画面与前两句所述是同一双郁闷双眼所见,相同都折射出诗人心中的痛苦,正所谓“全部景语皆情语”。
“目断东西四百州”,读至此处,咱们似乎听到了一声喟然长叹。环顾四野,高天长云,大江东流,落日寒鸦,暮色暝暝,故国神州何处?我身何处?“目断”是思而望,望而不见。从诗的榜首句起,诗人就开端了寻觅,东西南北望断,只落得心中一声无法的叹气。“四百州”说明晰魂牵梦绕的故国曾经是地大物博、国强民盛,当今再也寻不见了。国势陵夷至此,连皇帝都成了敌人的俘虏,想想真是泪眼望穿,哀肠百转。
这首诗作者以大写意的方法展现了一个动态画面,叙说了北行途中寻望故国而不见的进程。言语简洁明晰,情感哀怨凄迷。诗人用苍茫的白云、悠悠的江水、凄清幽寒的落日来烘托凄恻悲惨、慨叹惆怅的杂乱情怀,抒情自个留恋祖国的厚意和亡国失家的哀痛无法。读后咱们似乎能看到他那慢慢四顾的身影,他那郁闷渴念的目光,听到他那绝望无法的叹气。他曾有诗“墨客空有泪千行”,说的即是这种心境,他只能低吟亡国之音,寄予“亡国之苦,去国之戚”。李钰的《湖山类稿跋》评汪元量诗:“开元、天宝之事,纪于草堂,后人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从此诗可见一斑。
-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鉴赏: 崔护(?-831)。《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
-
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背后站着卢绾、樊哙、夏侯婴、曹参、萧何之类的“影子兄弟”。这些兄弟从沛县跟着刘邦一起出来,大家知根知底,面对险恶环境,打仗都非常玩命。不管前途多
-
金瓶梅鉴赏(3)西门庆茶房戏金莲 周钧韬 王婆是一个善施奸计、巧弄手段的马伯六。他决意要赚西门庆的几贯风流钱使,便为西门庆勾搭潘金莲定下了十条挨光计。西门庆大喜,便依计布施王婆一套送终
-
杨维岳,字五奠,一字伯峻,庐州巢县人也[1]。生而孝谨[2],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3]。一日往谒[4],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5],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
-
海上有黑人之国,皮骨齿牙皆漆黑,裸处岛中[1],见有色白而衣者至,群鼓掌笑,或闭目不忍见,匿之水中。齐鲁山泽间多瘿瘤之疾[2],臃肿轮囷[3],累累然相属于项下者[4],甚至掩其腹腰,聚族私语,窃窃然
-
鄢陵大战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郑背叛晋国,郑子驷与楚君盟于武城。郑背晋与楚盟,晋怒,栾书认为不可失信于诸侯,于是发兵,晋厉公亲征。五月,渡黄河。郑国向楚告急,楚共王率军救援。晋范文子闻楚来
-
举案齐眉 【解释】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风中琴 卢仝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声松树枝。 作者简介: 卢仝(toacute;ng)(约795-835)唐代诗人,汉族,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市)
-
踏莎行 【宋】晏殊 祖席离歌, 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 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 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
《钓竿篇》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垂钓诗。此诗一反作者多为点缀太平的应制诗风,内容写的是“纶钓嬉游”之事。全诗格调流畅而谐趣,内容朴实而清丽,既洋溢生活气息,又饱蕴人生哲理。 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