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唱歌一作:踏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一作:还有晴)
标签: 写景 民歌 乐府 爱情 情感《竹枝词》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竹枝词》译文二
杨柳青翠,江水平静清澈。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少女忽然听到自己心上人的歌声,从江边传来。他一边朝着江边走来,一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自己也有点意思呢?少女并不清楚。
因此她想到:这个人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东边又还出着太阳。是晴是雨,真令人难以捉摸。
《竹枝词》注释
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竹枝词》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至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
-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李白 jiàn yě cǎo zhōng yǒu yuē bái tóu wēng zhě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zuì rù tián jiā
-
出自唐代杨夔的《题甘露寺》 高殿拂云霓,登临想虎溪。风匀帆影众,烟乱鸟行迷。北倚波涛阔,南窥井邑低。满城尘漠漠,隔岸草萋萋。虚阁延秋磬,澄江响暮鼙。客心还惜去,新月挂楼西。
-
成语发音: 「shā jī qǔ luǎ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
-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出处】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意思】《竹技》曲调苦怨究竟是把谁怨?夜静山空里歌声时续又时断。巴楚的青年男女齐声来歌唱,愁
-
恁恁恁别了俺阃外将军令 出自元代杨梓的《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 第一折 (智伯引缔疵上,诗云)周室中衰起战争,鸱张七国各屯兵。一从唐叔分桐后,政事分来在六乡,某乃智宣子之子荀瑶是也,国人号为智襄
-
心寒胆战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心寒胆战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心寒胆战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法性寺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方信孺 fǎ xìng sì 法性寺jīn bì cēn cī dōu shuài tiān,céng jiān hē zǐ shì xīn quán。金碧参
-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
-
描写大佛寺的文言文 龙都自贡,古蜀荣州。紫气东升,珠光宝华;释尊福地,八方通达。聚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小桥流水,清风竹影,树茂而万物依林,佛尊而世人敬仰
-
战国策·韩三·谓郑王《谓郑王》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谓郑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谓郑王曰:“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萋萋芳草忆王孙。”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式微,式微,胡不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