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解释:笑着问我结庐在何处?正在那一池荷叶、小桥横伫之处。
赏析:词人借回答他人的提问,介绍了生活的环境,表现出词人对农家生活的热爱。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明朝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桐树 一作:梓树;蟪蛄 一作:草虫)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标签: 夏天《浣溪沙·初夏夜饮归》译文
梓树花开,芳香阵阵,月影半明,更显清幽,划着小船唱着渔歌回家,一路上听见草中不知名小虫的鸣叫声。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走进柳林深处,有一间矮小的茅屋,农院中挂满了渔网。
笑问我的家究竞在哪里?在那长满荷叶的池塘畔,那横架着的小桥旁。从修长竹林中的茅舍的纸窗里透出灯火,还有阵阵的读书声。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注释
棹:船桨,此指船。
蟪蛄:蝉科昆虫,初夏鸣。
鱼罾:鱼网。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评解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初夏之夜,月色溶溶,桐花飘香。词人驾一叶扁舟,驶过曲折的柳湾和挂着鱼网的茅屋,听棹歌声远,蟪蛄幽鸣,愈显出夜色静谧柔美。下片以设问句点出有一池荷叶的桥边,从竹林中透出灯火和读书声的地方,正是词人结庐之处。画意浓郁,诗情荡漾,将读者引入优美淡雅、动静谐处的意境。全词清新柔和,流丽自然。
-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宋-苏轼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
出自唐代黄滔的《寄从兄璞》 纵征终不起,相与避烟尘。待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新诗说人尽,旧宅落花频。移觅深山住,啼猿作四邻。
-
出自唐代徐侃的《留别安凤》 君寄长安久,耻不还故乡。我别长安去,切在慰高堂。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
-
成语发音: 「yì kǔ sī t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成语出
-
成语发音: 「zhāng kǒu jié sh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
-
成语发音: 「hòu cǐ báo b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这一方;轻视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
-
成语发音: 「lì mǐ láng l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乐岁,粒米
-
班班可考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班班可考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班班可考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猛虎添翼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猛虎添翼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猛虎添翼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徐铉的《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谢傅功成德望全,鸾台初下正萧然。抟风乍息三千里,感旧重怀四十年。西掖新官同贾马,南朝兴运似开天。文辞职业分工拙,流辈班资让后先。每愧陋容劳刻画,长惭顽石费
-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