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标签: 怀古 写景 抒情《宿巫山下》译文
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
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
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
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宿巫山下》注释
⑴《唐书·地理志》:夔州巫山具有巫山。
⑵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楚辞》:“哀高丘之无女。”王逸注:“楚有高丘之山。或云:高丘,阆风山上也。”旧说:高丘,楚地名也。《太平寰宇记》巫山县有高都山。《江源记》云:《楚辞》所谓巫山之阳,高丘之阻。高丘,盖高都也。宋玉,据《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
《宿巫山下》鉴赏
《宿巫山下》是描写了巫山下桃花飘流水、清风携细雨的早春景象,运用了抒情的表现形式与反衬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并以宋玉在楚王时期的大展身手来反衬作者的仕途失意,使得这位伟大诗人怀才不遇的心情显得更加浓郁与凄凉。
在巫山滞留时“猿声梦里长”,李白对于猿声的理解与前代的诗人相同,少年时期他生活经历不多,出于对巫猿的同情而徒发感慨,之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猿的凄厉叫声勾起了李白的愁思,源何而愁,因为不通航而滞留,周围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只能暂时搁置,思想感觉比较虚空,对周围的事物的感应,不是凭心灵的冲动,而是凭理智的感悟。造成李白这种情绪的,和他回到江陵后,即将“南行拂楚王”,远离故乡有关。
另一方面“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春天到来了,三峡通航,这让李白的心情有些苏解,因为李白可以离开这个滞留他几个月的巫山。这首诗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如“桃花”,在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这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高丘怀宋玉”,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杰出作家。唯他有传世之作,具有一定成就,后人将他与屈原并称。刘勰即谓“屈、宋以‘楚辞’发采”(《文心雕龙·才略》)。李白在巫山想到了宋玉,从这可以看出,李白欣赏宋玉的文品和人品。
李白的《宿巫山下》是诗人个性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全诗注重把握整体的气势和氛围“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凭个性的感兴泼墨写意“雨色风吹去”、“访古一沾裳”,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李白的这首抒情诗,把瞿塘峡—巫山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表达自己的心境。
《宿巫山下》创作背景
开元十三年冬,李白因三峡不通航,滞留于巫山一带,因此他在万县停留,登临西山(后来改名太白岩),一直等到开元十四年春汛来临时才得以离开,写下了《宿巫山下》。
-
此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的形态,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草书天下称独步”,李白对怀素的书法评价极高。 此诗由于语言率直,与李白以往的诗风稍有差异,曾引起历代学
-
原文赏析: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拼音解读:zuò dào sān gèng jìn ,guī réng wàn l
-
距儿子的婚期只有十天,卻发生了一件让吴子虚闹心的事——家里的卫生间从四楼漏水了。吴子虚住三楼东,肖喇叭住一楼西,一个副职住四楼东,这个副职后升迁到一个要害部门任一把手,两年后,以楼前的街上人车拥挤为借
-
成语发音: 「tiáo sān wō s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繁体: 條三窩四古诗词迷网提供成语条三窝四的意思及拼音发音、用法
-
出自唐代孟匡明的《饯王将军赴云中》 一师凭庙略,分阃佐元戎。势亚彤弓宠,时推金印雄。关山横代北,旌节壮河东。日转前茅影,春生细柳风。饮冰君命速,挥涕饯筵空。伫听阴山静,谁争万里功。
-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
-
人生听雨三境界——读蒋捷词 如果把人生时光分为三段:少年、中年、老年,那么年龄性格特点一般而言是:少年无拘束,喜欢痴情展望;中年 "> 吴藻《行香子·长夜迢迢》深闺愁怨词作
此词写闺愁,共十六句六十六个字,可谓字字句句离不开一个愁字,又怎一个“愁字”儿了得!">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穷 鬼 传 【清】戴名世①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
-
成语发音: 「hǎo yǔ sì zh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
-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