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6-15 21:29:32阅读:644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孟冬寒气至

汉朝

标签: 古诗十九首  女子 思念

  《孟冬寒气至》译文

  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

  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

  《孟冬寒气至》注释

  三五:农历十五日。

  四五:农历二十日。

  三岁:三年。灭:消失。

  区区:指相爱之情。

  《孟冬寒气至》赏析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之声。 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平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人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

  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读诗至此,必须联系前两句。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

  “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不难设想: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人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的温柔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读完全篇,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对她产生无限同情。

  《孟冬寒气至》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对联

    清-张师诚戒之在斗,戒之在色,戒之在得;职思其居,职思其外,职思其忧。形式: 对联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0)首张师诚(清)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出自唐代吴筠的《览古十四首》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

  • 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冯延巳《采桑子》赏析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

  • 孔子论孝:子女保全身体,是孝的内在要求

    孔子认为孝之以礼是对子女孝敬外在形制上的期待,作为子女的更需要注意保全自己健康的身体,这是孝内在本质的要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

  • 出卖灵魂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chū mài líng hú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以一个人的灵魂去换取荣誉、地位等。 成语出处: 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他

  • 所谓伊人,于焉逍遥?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出自先秦佚名的《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兴观群怨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兴观群怨 孔子关于文艺的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的标准之一。语见《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

  • 春蚓秋蛇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chūn yǐn qiū sh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成语出处: 《晋书·王羲之传》:

  • 鹪鹩一枝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jiāo liáo yī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成语出处: 《庄子·逍

  •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出自两汉佚名的《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