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标签: 菊花 植物 咏物《菊花》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菊花》注释
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shè):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环绕一遍。
篱(lí):篱笆。
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尽:完。
更(gèng):再。
《菊花》赏析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菊花》创作背景
此诗于公元796年(唐元和二年)作于长安。
-
出自唐代杨希道的《咏笙》 短长插凤翼,洪细摹鸾音。能令楚妃叹,复使荆王吟。切切孤竹管,来应云和琴。
-
人问豫子,豫子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人问豫子,豫子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出自两汉贾谊的《治安策》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
-
语义说明:比喻利用假象藉以脱身。 使用类别:用在「巧妙脱身」的表述上。 金蝉脱壳造句:01凶手巧使金蝉脱壳之计,让追捕他的人扑了个空。 02张三欠下这么多债务,小心他来个金蝉脱壳,一走了之。 03当箱
-
宋-石孝友霁光摇目。春入郊原绿。残雪压枝堆烂玉。时闻枝间蔌蔌。瘦藤细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形式: 词词牌: 清平乐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52)首石孝
-
成语发音: 「xué hǎi wú yá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指对知识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学海:指知识;涯:边际。 成语出处: 明
-
出自唐代林滋的《春望》 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
-
成语发音: 「shéng jù mù du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
-
宋-邵雍人之为善事,善事义当为。金石犹能动,鬼神其可欺。事须安义命,言必道肝脾。莫问身之外,人知与不知。形式: 五言律诗押[支]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553)首邵雍(宋)成就
-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
-
出自唐代李询的《赠织锦人》 札札机声晓复晡,眼穿力尽竟何如。美人一曲成千赐,心里犹嫌花样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