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6-05 01:14:04阅读:69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朝 辛弃疾

标签: 初中古诗  宋词三百首  中秋节 神话 月亮 抒怀 情怀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译文

  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春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要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使月春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

  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春。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诗意。

  斫:砍。

  桂:桂树。

  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对月》诗里写道:“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创作背景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

    出自唐代崔善为的《答王无功九日》 秋来菊花气,深山客重寻。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摘来还泛酒,独坐即徐斟。王弘贪自醉,无复觅杨林。

  • 剥肤锤髓

    剥肤锤髓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剥肤锤髓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剥肤锤髓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雕心雁爪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diāo xīn yàn zhǎ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心狠手辣。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

  • 雨丝风片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yǔ sī fēng pi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诗词迷网成语大全栏目提供成语雨丝风片的意思及拼音发音、用法解释、

  •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全诗意思及赏析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

  • 《花的世界》鉴赏

    作者: 宋生贵 那家伦一生在旷野,死在旷野。慷慨地把芬芳交付大地,无私地用色彩

  • 一丝半粟

    一丝半粟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一丝半粟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一丝半粟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全诗意思及赏析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出自唐代诗人李颀作品《送陈章甫》。是诗人李颀写给友人陈章甫的赠别之作。此诗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情怀旷达;中间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最后六

  •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出自两汉王粲的《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

  •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

    出自唐代皇甫曾的《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皇甫曾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