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6-27 21:12:03阅读:52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解释: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金陵酒肆留别

唐朝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劝客一作:唤客)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标签: 唐诗三百首  离别 饮酒

  《金陵酒肆留别》译文

  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请你问问东流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金陵酒肆留别》注释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风吹:一作“白门”。

  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唤:一作“劝”,一作“使”。

  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己。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

  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觞,酒杯。

  试问:一作“问取”

  《金陵酒肆留别》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此诗由写仲夏胜景引出逸香之酒店,铺就其乐融融的赠别场景;随即写吴姬以酒酬客,表现吴地人民的豪爽好客;最后在觥筹交错中,主客相辞的动人场景跃然纸上,别意长于流水般的感叹水到渠成。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流畅明快,自然天成,清新俊逸,情韵悠长,尤其结尾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有强烈的感染力。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

  “柳花”,即柳絮,本来无所谓香,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香”字的使用,一则表明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这不但活画出一种诗歌意境,而且为下文的酒香埋下伏笔。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其柳花之香”,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妥贴。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为诗人送行。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也有人认为,这是说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李白此行是去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性格豪爽,喜好交游,当时既年轻富有,又仗义疏财,朋友自是不少。在金陵时也当如此。一帮朋友喝酒,话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便是事件的结局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诗人借水言情,寓情于物,表达了惜别之情——我和友人的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其气魄体现了诗人浪漫豪放的一贯风格,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诗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启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构思巧妙。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也不愿舍此而去。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金陵酒肆留别》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别。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满江红

    宋-辛弃疾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嗟往事,空萧索。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

  • 有脚书橱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yǒu jiǎo shū ch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成语出处: 宋·龚明之《中吴记闻

  • 大人不记小人过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dà rén bú jì xiǎo rén gu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加以原谅。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

  • 碧玉破不复,瑶琴重拨弦。

    出自唐代佚名的《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嘲谢复继四首》 谁知泥忆云,望断梨花春。荷丝制机练,竹叶剪花裙。 月明啼阿姊,灯暗会良人。也识君夫婿,金鱼挂在身。 铜镜立青鸾,燕脂拂紫绵。腮花弄

  • 《找到宁静(外一篇)》白天光散文赏析

    一位朋友,刚刚从非洲回来,在饭店为她接风。这位朋友在我们这座城市,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中年女性,也是某机关的很优秀的公务员。这次她去非洲不是旅游,而是公派非洲去参观考察一个项目。平时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

  •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全诗意思及赏析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出自唐代诗人王绩作品《野望》。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

  • 保寿同三光,安能纪千亿

    出自唐代吴筠的《游仙二十四首》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翔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

  •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出自南北朝江淹的《铜爵妓》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清夜何湛湛,

  • 信及豚鱼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xìn jí tún y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成语出处: 《易·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