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解释: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观书
明朝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分类标签: 读书 赞美 数字《观书》译文
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观书》注释
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相亲”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忧:愁。每:时常。亲:近。
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
“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逐:挨着次序。
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
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观书》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观书》鉴赏
“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是说书籍就好似感情真挚的老朋友,从早到晚都与自己愁苦与共,更加形象的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中间两联,集中写己读书之乐。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书,一读即是无数字,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直下三千字”,写为书所吸引;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
“活水随流随处满。”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结尾一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陪衬,写出书斋之乐。“勒”为马笼头。“金鞍玉勒”者是富贵公子,再缀以“寻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这些人日以寻花问柳为能是,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书斋之中别有一个烂漫的春天。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不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能领略的。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讲开卷有益之理,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观书》创作背景
明代,科举进入后期,不少人将读书当作敲门砖,只将心思用在如何升官发财上,不再对书感兴趣了。而于谦对读书如此热爱则不同凡响。面对以做官为目的,达到目的而后放弃书本的官场恶习,酷爱读书的于谦题下《观书》一作抒发胸臆,批评读书现状。
-
出自唐代李行言的《秋晚度废关》 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
桑阴柔弄羽葆。莲渚芳容窈。翠叶浓漳屋,绵蛮时啭黄鸟。闲步挼嫩草。鱼儿闹。作队游苹沼。画屏小。纱厨簟枕,接挼沈醉犹倒。华胥境界,燕子几声催晓。携手兰房未步到。还觉。衷情知向谁表。
-
出自唐代杨莱儿的《和赵光远题壁》 长者车尘每到门,长卿非慕卓王孙。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娇别翠钿黏去袂,醉歌金雀碎残尊。多情多病年应促,早办名香为返魂。
-
唗怎么厮跟不的?哥哥你少曾出外可曾经?我一年三百六十日,则在外头做买卖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楔子(冲末扮孛老同正末王文用、旦儿上)(孛老诗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这河南府人氏,姓王,双名从道。嫡亲的三
-
次韵景云苍梧往复杂诗六首 其一崖收矮日寂淡(1),江带翠烟轻浮(2)。来往扁舟闲转,悦城古木槎头(3)。 其二白日村前布狗,黄茅山裏鈎辀(4)。诗人吟偏适意(5),估客歌爲消愁(6
-
不满(节选)骆耕野像鲜花憧憬着甘美的果实,像煤核怀抱着燃烧的意愿,我心中孕育着一个“可怕”的思想,对现状我要大声地喊叫出:——“我不满”!谁说不满就是异端?谁说不满就是背叛?是涌浪,怎能容忍山涧的狭窄
-
背上毛生旋,驴骡亦有之。只惟鞍贴下,比者是驼尸。
-
成语发音: 「tú láo wǎng fǎ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
-
出自唐代鲍溶的《襄阳怀古》 襄阳太守沈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