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分类标签: 唐诗三百首 抒情 思乡《渡汉江》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渡汉江》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渡汉江》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鉴赏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毕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近乡"。诗的语言,极为浅近通俗,但乍一读,仍不免会有疑惑。一个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宋之问却偏说"近乡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询问家人的消息,这岂非有点不合情理?
要解开这一疑团,必须重视诗的前两句,它们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诗人在到达贬所后,即与家人断绝了联系,且已持续了半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心境如何呢?诗中似未明言,其实不然。"近乡情更怯",说明诗人早巳"情怯"。对家中情况的一无所知,使诗人的思虑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惧:亲人们是否遭遇到什么不幸呢?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推移,使这种不安和疑惧,日趋沉重地郁结在诗人的心头。渡过汉水,离乡日近,但心中的恐惧也越来越沉重,因为不祥的猜测,有可能即将被证实。"不敢问",不是"不想问",诗人也想能尽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过,假如能听到好消息,固然会无限欣喜,但万一相反呢?那么,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岂不将被这无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与其如此,不如听任这模糊不明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还存在着一切皆好的希望啊。这种想问而又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焦虑痛苦的心情。大诗人杜甫在战乱中与亲人分离,又音信不通,在《述怀》一诗中,写了这样几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尽管诗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书惭绝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却完全相同。当然,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这种特殊微妙的心理状态。却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实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实只是情况特殊而已。
以上这一思索,理解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对这首诗巧妙的抒情艺术,有更深刻的体会。诗人在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公元706年(宋之问神龙二年)作者途经汉水时。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
唐-吴融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形式: 五言律诗押[尤]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302)首吴融(唐)成就不
-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
-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出处】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意思翻译】茅亭夜静花影好象已恬然入梦,栽种芍药的庭院到处是斑斑苔痕。我也要学他远离世俗去隐居呵,和那西山的青鸾
-
宋-施枢曦龙浴海上扶桑,云表辉芒烛万方。史观缤纷书瑞色,禁城奕烨锁祥光。从知绣线添红影,独喜丹心向太阳。节里官闲无一事,谛观易道静焚香。形式: 七言律诗押[阳]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
-
蛇行鳞潜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蛇行鳞潜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蛇行鳞潜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
-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出自明代汤允绩的《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满鱼梁。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参考翻译注释①燕垒:燕窠。雏空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出自唐代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参考翻译
-
八翁十首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张载 bā wēng shí shǒu 八翁十首lán yú duō bìng bā yín wēng,yún bīn xī sǒu zì yóu cóng
-
461 法(fǎ)461 法(fǎ) 【寻根溯源】 法姓源自妫姓,与田姓同祖。战国时齐国成为田氏之国,以代姜姓吕氏,田氏为妫姓,是舜帝之后。齐国君主齐襄王名法章,田齐时代,大约有一百五六十年时间,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