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26 06:01:19阅读:28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古风·齐有倜傥生

唐朝 李白

分类标签: 抒怀 人生

  《古风·齐有倜傥生》译文

  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古风·齐有倜傥生》注释

  倜(tì)傥(tǎng):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

  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

  光曜(yào):光辉。

  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

  末照:犹余光也。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澹(dàn)荡:淡薄,不慕名利。

  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

  同调:谓志趣相合。

  《古风·齐有倜傥生》赏析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李白的功成身退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这样,自然而然地落实到吟咏者——“吾”身上的,即是对鲁连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我”慕其风而愿与之同调了。一“倜傥”,一“澹荡”,既是鲁连的人格写照,也是诗人的精神追求;既是诗人的自许,也是诗人的自期。他是要把对鲁仲连心中由衷的仰慕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自觉的人格追求,完成他的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读者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寄托自己的感慨,真实地反映出李白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复杂,激情与淡泊。朴实洗炼的语言,充沛悠然的气韵,已足以完成李白高雅华贵的精神气质与人生追求。

  《古风·齐有倜傥生》创作背景

  《古风·齐有倜傥生》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白一生深受儒、道、侠三种思想影响,思想性格中既有兼济天下之志向,又有独善其身之情怀。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契若金兰

    契若金兰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契若金兰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契若金兰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意思翻译、赏析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出自宋代李师中的《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在梦中被

  • 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

    出自唐代王周的《题厅壁》 永日无他念,孤清吏隐心。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数息闲凭几,缘情默寄琴。谁知同寂寞,相与结知音。

  • 居安思危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处于安乐的时候,要想到危险可能随时出现。 使用类别:用在「深谋远虑」的表述上。 居安思危造句:01在安乐时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02「平时如战时」的意思不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吗? 0

  • 春和景明

    春和景明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春和景明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春和景明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出自宋代张耒的《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

  • 丽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杜甫古诗词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

    出自唐代周贺的《旅情》 黄叶下阶频,徐徐起病身。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别业去千里,旧乡空四邻。孤舟寻几度,又识岳阳人。

  • 春风忽分影,白日难依倚。

    出自唐代鲍溶的《旧镜》 婵娟本家镜,与妾归君子。每忆并照时,相逢明月里。春风忽分影,白日难依倚。珠粉不结花,玉珰宁辉耳。心期不可见,不保长如此。华发一欺人,青铜化为鬼。良人有归日,肯学妖桃李。瑶匣若浮

  • 读书三到

    读书三到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读书三到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读书三到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