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18 09:01:10阅读:23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初见一作:下见)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闲一作:生)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同题仙游观

唐朝 韩翃

分类标签: 唐诗三百首  游历 向往

  《同题仙游观》译文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同题仙游观》注释

  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

  五城楼:《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宿雨:隔宿的雨。

  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闲:一本作“开”。

  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

  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同题仙游观》鉴赏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

  诗的前三联描绘了雨后仙游观观内观外的景色。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并描写了天气情况。颔联写观外秋夜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形象地展现了仙游观宁静娴雅的景色。末联直抒胸臆,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

  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读来琅琅上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同题仙游观》文学赏析

  这首诗的写法十分平实,不过是老老实实地纪写游程见闻和内心观感,以真切平和取胜,不以奇崛跌宕争强。

  首联写的是初入仙游谷门之所见,即从山上俯视道观,为观中建筑的壮丽而赞叹;同时也附带写出心中的欣悦,这不仅因所见景物壮丽,好似天上的仙宫,更因为天色晴朗,刚刚消歇的阵雨将景物冲洗得洁净鲜明。这联诗句,不但写出真切的观感,还为下文作出很好的铺垫。首句中的“初”字,《全唐诗》版作“下”字,则俯视的意思更为鲜明。

  颔联也是写仙游观的外景,但不是俯视,而是远望,点明此刻是秋天的傍晚,并自然引发怀古的幽情。“秦树”与“汉宫”都不是实景,而是借指,不过是描写平常的古树、平常的砧声而已。但以“秦”、“汉”二字作修饰限定,也不是毫无寓意,乃是为了渲染古朴气氛,增加历史色彩。有了这样的修饰限定,使得时间张力大大扩展,将读者引入漫远的时间长河,超脱了短暂的人生岁月,与寻访长生不老的仙家主旨暗中契合,特别适宜观赏道观的题材要求。将大树与砧声对举,是描写秋景的惯用意象,同样收入《唐诗三百首》的李颀所作七律《送魏万之京》就有一联云:“关城树色催寒尽,御苑砧声向晚多。”可与此联参看。

  颈联诗意一转,正合“起承转合”的构思要求。从景物说,由观外转入观内,写的是仙游观中所见景象;从寓意说,由描述见闻转入倾诉观感,写的是游赏观景时内心的体验。景物是疏松和细草、空坛和小洞,感知是一落、一生,以及一静、一幽。此联意谓稀疏斑驳的树影遮掩着大殿的祭坛,四下里一派寂静;细弱柔韧的小草丛生在山脚的洞口,更显得幽深寂寥。在景物描写中,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对出世生活的悠然向往。

  尾联收结全诗,从构思上说,正符合“合”的要求。此联暗用《楚辞·远游》的典故,称赞这里就是神仙可居的清幽之所,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此地名称“仙游”,这一结语显得特别契合题意。

  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全诗就这样情景交融地纪写了游赏仙游观的见闻,以及作者本人对此地景物的赞赏流连。善用白描和层次分明,是这首诗的基本特点。其写法平实规范,但又笔势灵活,如视角的变换,就在平正中有所婉曲。诗作的另一特点是所用语汇完全符合所咏对象,十分顺畅。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禁营列武卫,帝座彰威神。

    出自唐代崔元翰的《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 宁岁常有备,殊方靡不宾。禁营列武卫,帝座彰威神。讲事一临幸,加恩遍抚巡。城高凤楼耸,场迥兽侯新。饮羽连百中,控弦逾六钧。拣材尽爪士,受任皆信臣。

  •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哀王孙杜甫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

  •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

    出自唐代王无竞的《相和歌辞。凤台曲》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 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王。

    出自唐代李昂 唐代诗人的《赋戚夫人楚舞歌》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闺中歌舞未终曲,天下死人如乱麻。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裴回入行殿。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

  • 送萧处士游黔南

    唐-白居易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形式: 七言律诗押[阳]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

  • 清歌妙舞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qīng gē miào w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成语出处: 唐 宋之问《有所思》:“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

  • 别业在征山,登高望畿甸。

    出自唐代殷寅的《铨试后征山别业寄源侍御》 别业在征山,登高望畿甸。严令天地肃,城阙如何见。蔼蔼王侯门,华轩日游衒.幸逢休明代,山虏尚交战。投策去园林,率名皆拜选。圣君性则哲,济济多英彦。裴楷能清通,山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全诗意思及赏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作品《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

  • 小说写作《小说的人物形象》文学写作

    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而是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创造出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形象。没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不典型的,而典型形象一定是有独特个性的

  • 次韵聪上人见寄

    宋-苏轼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形式: 五言律诗押[先]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3229)首苏轼(宋)成就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