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19 14:00:46阅读:835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宋朝 朱熹

分类标签: 小学古诗  古诗三百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春天 写景 哲理 早教 最美

  《春日》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春日》赏析

  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春日》创作背景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占,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作者也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轻财好施的成语故事

    轻财好施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轻财好施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轻财好施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出自先秦佚名的《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

  • 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出自唐代杨衡的《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 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 十年一心人,千里同舟来。

    出自唐代欧阳詹的《江夏留别华二(一作别辛三十)》 弭棹已伤别,不堪离绪催。十年一心人,千里同舟来。乡路我尚遥,客游君未回。将何慰两端,互勉临岐杯。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唐-李白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 《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三》翻译_赏析_作者钱惟演

    一岁佳期一夕过,羽旗云盖涉微波。明朝若寄相思泪,玉枕金茎得最多。

  • 汉语修辞《顶针·回文·回环》释义与辨析

    [释义]顶针小妹讲话一向拐弯抹角,常常令人生厌,父母一直想改掉她这个坏习惯,却没办法。有一天,爸爸妈妈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妈妈要小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

  • 余为浑良夫。

    出自先秦佚名的《浑良夫譟》 登此昆吾之虚。 绵绵生之瓜。 余为浑良夫。 叫天无辜。

  • 离桥和已作品分析

    【生卒】:1931—1971【介绍】: 日本“作为人”派*主要作家,中国文学学者,大阪生人。1949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系,学习中国文学,毕业后又考取本系研究生,在著名的中国文学学者吉川幸次郎的指导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