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21 16:03:39阅读:771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作品《送李中丞之襄州》,又名《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此诗以深挚的感情颂扬了李将军的英雄气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绩,对老将晚年罢归流落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诗的前六句,都是刻划老将形象的,用语豪壮,老将舍身为国、英勇奋战的神威形象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力。结尾一联,寓情于景,以景衬情,含蓄地表现老将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全诗情调悲怆,感人至深。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全诗意思及赏析

词句注释
⑴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
⑵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将:指李中丞。
⑶师:军队。
⑷旧业:在家乡的产业。
⑸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
⑹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此处泛指边疆。
⑺轻生:不畏死亡。
⑻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
⑼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公。何之:何往,何处去。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译文
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挥过十万雄师。
后来他罢职回乡没有产业,到老年他还留恋贤明之时。
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轻生只有随身佩剑知。
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黄昏你还想要去哪里?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全诗意思及赏析

创作背景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大致为安史之乱平息不久后,刘长卿为李中丞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作品鉴赏

此诗抒发作者对主人公被斥退罢归的惋惜不满与感慨之情。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就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如今却被朝廷罢斥遣归,投老江头,萧条南归,恓惶而去。“流落”二字融注情感,突发领起,总冒全首,含裹通体,撞心触眼,是为一篇主意所在,一起手即与别者连缀纽结,开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从眼前事写起,次句叙其人先前军职显要,重兵在握。“驱”意为统率,下得有力。“十万师”而能驱遣自如,表现其叱咤风云的才干,足见其人的不凡。不过这些都成为过去,一个“曾”字,深深地荡入雄壮的岁月,饱含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比,叙其身世处境,感慨难以名状。

颔联写友人困顿坎坷,仍眷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落”之因,“归无旧业”说明题目的“襄州”,仅家徒四壁而已。也暗示其人一心戎马,为国征战不解营生。在“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新息道中作》)的时代,老去投归,景况可想。两句上二下三,前后转折,意义上中间含个“而”字在,顿挫而沉郁,有杜诗风神。所谓“明时”,实则为作者对时局的微词。戎马一生、屡树战功的将军,却被罢斥,足见朝廷之“不明”。两句为对文,作互文看更有慨触。次句语由直寻,羌无故实,但“老去”犹“恋”,则使人不能不想起廉颇老矣还希重用的史实,而同情这位被迫退职的军人。

颈联两句又荡回过去,承“曾驱”来,追忆将军昔日独镇“三边”(泛指边防),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次句为“一剑知轻生”的倒句。“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此外,出生入死,效命疆场,也只有随身伙伴——佩剑知道。有感于时局不明,焉得逢人而语,这是感慨系之的话。两句字斟句酌,句凝字稳。谓语“静”“知”殿在句后,以示其人的功业与赤心。独静三边,为国轻生,以示“罢归”,尚非其时。

以上六句都可视为挥手别后所思,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结到眼前,以实景束住,念及其故居旧业无存,因此有“欲何之”的忧问。既罢归而无所可去,伤其恓惶流落,老而不遇。这末尾回首一问,既关合“罢归”句,又与起手“流落”语意连成一片。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白发,归去何方。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汉江也似乎吞没了诗人关照的疑问,“欲何之”的关注之情,也使人思绪波荡,触动读者深切的寻思和悬念。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苏辙《绩溪二咏 翠眉亭》全诗赏析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古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你都读懂了吗? 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一些文言文哲理句子,字字珠玑!   文言文哲理句子   1、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苏东坡《南乡子(寒雀满疏篱)》梅花和友词原文与鉴赏文章

    苏轼与杨元素唱和甚多。本词即是杨词的和作之一。可惜杨的原唱已经不存,否则,两词对读,一定会使读者更有兴味的。">

  •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出自唐代丁仙芝的《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 梦见看见别人杀人

    每个人都会做梦,做的梦也都不尽相同,每个梦也都有所属的寓意,那梦见看见别人杀人,这其中又会有些什么玄机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解释解释把!

  • 勾芒若见应羞杀,晕绿匀红渐分别。

    出自唐代裴谐的《观修处士画桃花图歌》 一从天宝王维死,于今始遇修夫子。能向鲛绡四幅中,丹青暗与春争工。勾芒若见应羞杀,晕绿匀红渐分别。堪怜彩笔似东风,一朵一枝随手发。燕支乍湿如含露,引得娇莺痴不去。多

  •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出处】唐·张籍《没蕃故人》。【意思翻译】 前年讨伐月支,城下全军覆没,无人能够生还。从此蕃汉之间消息断绝,死者生者再也无从相见。【全诗】《没蕃

  • 望云彰德,察纬告征。

    出自唐代魏徵的《享太庙乐章。大明舞》 五纪更运,三正递升。勋华既没,禹汤勃兴。神武命代,灵眷是膺。望云彰德,察纬告征。上纽天维,下安地轴。征师涿野,万国咸服。偃伯灵台,九官允穆。殊域委赆,怀生介福。大

  •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 一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二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乘舟能上月

  • 杜甫《前出塞》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前出塞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题解】《前出塞》,出塞 "> 查看更多

相关栏目: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