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20 15:58:20阅读:97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作品《别董大二首》。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别董大二首

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注释
⑴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⑵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⑶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⑷翮(hé):鸟的羽翼。飘飖(yáo):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⑸京洛:长安和洛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译文

【其一】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其二】
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鉴赏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归日值江春,看花过楚津。

    出自唐代喻坦之的《归江南》 归日值江春,看花过楚津。草晴虫网遍,沙晓浪痕新。莲叶初浮水,鸥雏已狎人。渔心惭未遂,空厌路岐尘。

  • 泪暗垂,添憔悴,渐渐的这腰肢掩过裙儿衤至

    泪暗垂,添憔悴,渐渐的这腰肢掩过裙儿衤至 出自元代佚名的《【南吕】香遍满 闺情》 鸾凰同聘,寻思那时忒志成。谁信今番心不定,顿将人来薄幸。可怜无限情, 也似纸样轻,把往事空思省。【懒画眉】花开花

  • 秋风萤影随高柳,夜雨蛩声上短墙。

    出自唐代李咸用的《旅馆秋夕》 牢落生涯在水乡,只思归去泛沧浪。秋风萤影随高柳,夜雨蛩声上短墙。百岁易为成荏苒,丹霄谁肯借梯航。若教名路无知己,匹马尘中是自忙。

  • 秀色还朝暮,浮云自古今。

    出自唐代欧阳玭的《清晓卷帘》 清晓意未惬,卷帘时一吟。槛虚花气密,地暖竹声深。秀色还朝暮,浮云自古今。石泉惊已跃,会可洗幽心。

  • 解空弟子绝悲喜,犹自潸然对雪帏。

    出自五代王镕的《哭赵州和尚二首》 师离淲水动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 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济人舟。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 纵是了然云外客,每瞻瓶几泪还流。 佛日西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辉

  • 元帅,俺太君奶奶,差我来寄一封书与元帅知道

    出自元代朱凯的《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 第一折(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度秋,番兵不敢犯白沟。父兄为国行忠孝,敕赐清风无佞楼。某姓杨名景,字彦明。父亲是金刀无敌大总管杨令公,母亲佘太君。所

  • 行不由西州路的成语故事

    行不由西州路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行不由西州路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行不由西州路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憔神悴力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qiáo shén cuì l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谓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送刘椒云南归序》:“又将有他说者出,为群意气

  • 德不建而民无援,仲雍之祀忽诸

    出自魏晋潘安的《西征赋》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唯生与位,谓之大宝。生有脩短之命

  • 《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

    《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   因为古时候的钟和铃都是乐器,所以掩耳盗钟后来逐渐变成了掩耳盗铃,后人用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比喻自欺欺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掩耳盗铃》课文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