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全诗意思及赏析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出自唐代诗人张祜作品《题金陵渡》。此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作品原文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词句注释
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非指南京。
⑵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当时寄居之地。
⑶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⑷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⑸瓜州: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作品译文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作品鉴赏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楼”,首句点题,轻灵妥贴。“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清楚地描述了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两三星火”,用笔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包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神情。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5—849?), 字承吉,唐代河北道清河郡(757年改为贝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初寓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生卒年已不可考。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且自慢慢的行 出自元代杨梓的《杂剧·功臣宴敬德不伏老》 第一折(房玄龄上)一片丹心扶社稷,两条眉锁庙堂忧。坚心主意施公正,报答皇王爵禄恩。下官房玄龄是也。方今唐天子即位,八方宁静,四海晏然,黎民
-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扬子云谏不许单于朝书 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
-
出自唐代卢象的《送赵都护赴安西》 下客候旌麾,元戎复在斯。门开都护府,兵动羽林儿。黠虏多翻覆,谋臣有别离。智同天所授,恩共日相随。汉使开宾幕,胡笳送酒卮。风霜迎马首,雨雪事鱼丽。上策应无战,深情属载驰
-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出自唐代张泌的《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译文别梦中隐约来到
-
飞廉作品刺秦我沉重的头滚落在麦田里这种清凉就像少年时读《左传》读到“襄公八年”初夏,子产第一次出现。不远的小菜地,父亲忙着种莴笋我 "> 一锅粥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yī guō zhō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一团糟 成语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七章:“一进城就搞成了一锅粥,四处乱钻。” 示例:
-
《西江月》中苏轼的月亮情结--超越时空的爱恋 王清松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舒荡豪放,影响深远,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4312】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柏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8.5万字,1989年5月第1版,2011年4月第3版,58元)13章:[1]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王权和皇权制度;[3]
-
出自宋代王易简的《酹江月》 暗帘吹雨,怪西风梧井,凄凉何早。一寸柔情千万缕,临镜霜痕惊老。雁影关山,蛩声院宇,做就新怀抱。湘皋遗佩,故人空寄瑶草。已是摇落堪悲,飘零多感,那更长安道。衰草寒芜吟未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