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全诗意思及赏析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出自南朝梁代萧纲作品《蜀道难》,萧纲即梁简文帝。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作品原文
蜀道难·其一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纲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蜀道难·其二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作品注释
①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②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作品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作品简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作者简介
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
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葬于庄陵。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
-
古今言殊 最初的文字是刻在甲骨上的,不那么方便,务求简净,这使古代言、文一开始就走上 "> 《新唐书·裴遵庆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原文: 裴遵庆,字少良,绛州闻喜人。幼强学,该综图传,外晦内明,不干当世。年既长,始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言,有司以大逆论,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
-
衣服是每个人生活的必备品,人没有了衣服就好比鸟儿没有了羽毛,失去了保护身体的那层外皮。人是爱干净的动物,穿在身上的衣服自然也是十分干净的,如果衣服脏了的话就会立刻换洗,不会让自己陷入太邋遢的境地。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
-
离情,闪得人孤另 出自元代景元启的《【双调】得胜令_一见话相投》 一见话相投,半醉捧金瓯。眼角传心事,眉尖锁旧愁。绸缪,暗约些儿后。 羞羞,羞得来不待羞。力困下秋千,缓步趿金莲。笑与情郎道,扶归
-
出自唐代许昼的《江南行》 江南萧洒地,本自与君宜。固节还同我,虚心欲待谁。涧泉傍借响,山木共含滋。粉腻虫难篆,丛疏鸟易窥。尽应逢野渡,中忽见村祠。叶扫秋空静,根横古堑危。影迷寒霭里,声出夜风时。客棹深
-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原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
-
出自唐代史延的《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上苑连侯第,清明及暮春。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均。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宠命尊三老,祥光烛万人。太平当此日,空复荷陶甄。
-
出自唐代姚鹄的《虢州献杨抑卿二首》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征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碧山曾共惜分阴,暗学相如赋上林。到此
-
语义说明:比喻不切实际,未能掌握要点。 使用类别:用在「言谈空泛」的表述上。 隔靴搔痒造句:01外行人学说内行话,总觉隔靴搔痒。 02他提的意见虽多,却都是隔靴搔痒,无法切中要点。 03他对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