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诗意思及赏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出自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曹操作品《观沧海》。此诗选自《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作品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8.丛生:指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指茂盛,茂密。
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天河。
14.幸:庆幸。
15.甚:非常。
16.至:极点。
17.咏志:即表达心志。
18.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9.咏:歌吟。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作品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苍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创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曹操这首《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此诗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缔造者。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在中国的影视剧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现,但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毛泽东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
-
出自唐代张为的《秋醉歌》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一梦到
-
燕颔虎颈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燕颔虎颈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燕颔虎颈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此诗风格颇类“诚斋体”。写秋风毫无萧瑟肃杀之气,诗意活泼跳脱。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写秋风优柔,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则气势磅礴,宋玉“悲哉秋之
-
初中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
-
出自唐代李咸用的《轻薄怨》 花骢躞蹀游龙骄,连连宝节挥长鞘。凤雏麟子皆至交,春风相逐垂杨桥。捻笙软玉开素苞,画楼闪闪红裾摇。碧蹄偃蹇连金镳,狂情十里飞相烧。西母青禽轻飘飘,分环破璧来往劳。黄金千镒新一
-
出自唐代顾非熊的《会中赋得新年》 万古如昨日,一年加一晨。暗生无限事,潜老几多人。归路旧侣尽,故乡回雁新。那堪独惆怅,犹是白衣身。
-
出自唐代杜甫的《忆昔二首》 其一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令今上犹拨乱, 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句话出自东汉大科学家张衡,讲的是政德对于官员的特别意义。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
-
不足为法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足为法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足为法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出自宋代岳飞的《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参考翻译注释翻译军中的号令像疾风暴雷一样迅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