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全诗赏析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zhèng xià zhǎng fēng jí ,lín shì dùn shāo fán 。
yī zhái wú yí yǔ ,fáng zhōu yīn mén qián 。
tiáo tiáo xīn qiū xī ,tíng tíng yuè jiāng yuán 。
guǒ cài shǐ fù shēng ,jīng niǎo shàng wèi hái 。
zhōng xiāo zhù yáo niàn ,yī pàn zhōu jiǔ tiān 。
zǒng fā bào gū jiè ,yǎn chū sì shí nián 。
xíng jì píng huà wǎng ,líng fǔ zhǎng dú xián 。
zhēn gāng zì yǒu zhì ,yù shí nǎi fēi jiān 。
yǎng xiǎng dōng hù shí ,yú liáng xiǔ zhōng tián 。
gǔ fù wú suǒ sī ;cháo qǐ mù guī mián 。
jì yǐ bú yù zī ,qiě suí guàn wǒ yu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án烦):烧。
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 áng仿):船。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
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
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
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
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所思:无忧无虑。
句尾:此,指东户时代。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译文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写作背景
鉴赏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毕竟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
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
-
出自先秦佚名的《投壶辞》 有酒如淮。 有肉如坻。 寡君中此。 为诸侯师。 有酒如渑。 有肉如陵。 寡君中此。 与君代兴。
-
成语发音: 「nán dà dāng qǔ ,nǚ dà dāng pì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
-
答丁元珍 [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山城:依山的城垣。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冻雷:指早春未解冻时的 "> 梦见榴莲树是什么预兆?
梦见榴莲树,得此梦,得此梦不顺,小人运多,事业难违,如有自作主张者,财运难以提升。如做此梦,与他人真诚相待,彼此皆有求财顺遂之时,此乃吉兆。夏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出自唐代窦常的《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衙推》 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每听寒笳离梦断,时窥清鉴旅愁多。初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习和。海内故人君最老,花开鞭马更相过。
-
所希困辱地,剪拂成腾骧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短翮后飞者,前攀鸾鹤翔。力微应万里,矫首空苍苍。谁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高风动商洛,绮皓无馨香。一朝下蒲轮,清
-
出自唐代张炽的《杂曲歌辞。归去来引》 归去来,归期不可违。相见故明月,浮云共我归。
-
《孝经·圣治》是《孝经》第九章。以下是孝经圣治章第九原文拼音版、翻译及解读,欢迎阅读。孝经圣治章第九原文注音版《 孝xiào经jīng · 圣shèng治zhì 》 曾zēng子zǐ曰yuē :「 敢
-
出自先秦佚名的《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