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全诗赏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mǎn yuè fēi míng jìng ,guī xīn shé dà dāo 。
zhuǎn péng háng dì yuǎn ,pān guì yǎng tiān gāo 。
shuǐ lù yí shuāng xuě ,lín qī jiàn yǔ máo 。
cǐ shí zhān bái tù ,zhí yù shù qiū háo 。
shāo xià wū shān xiá ,yóu xián bái dì chéng 。
qì shěn quán pǔ àn ,lún zè bàn lóu míng 。
diāo dòu jiē cuī xiǎo ,chán chú qiě zì qīng 。
zhāng gōng yǐ cán pò ,bú dú hàn jiā yí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评析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
-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
-
美国诗歌 虽然现在还没有一部正式的美国诗歌史问世,但是现有各种美国文学史著作对于诗歌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R·H·皮
-
文言文之家为大家整理孙子兵法火攻篇拼音版、孙子兵法火攻篇注音版,欢迎阅读。孙子兵法火攻篇注音版《 孙sūn子zǐ兵bīng法fǎ · 火huǒ攻gōng篇piān 》 孙sūn子zǐ曰yuē : 凡f
-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rd
-
出自唐代长孙佐辅的《相和歌辞。陇西行》 阴云凝朔气,陇上正飞雪。四月草不生,北风劲如切。朝来羽书急,夜救长城窟。道隘行不前,相呼抱鞍歇。人寒指欲堕,马冻蹄亦裂。射雁旋充饥,斧冰还止渴。宁辞解围斗,但恐
-
贼也这的是安乐窝中且避乖,这厮从来会放歹,我若不官司行送了你和姓改
出自元代郑延玉的《杂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楔子(冲末扮崔子玉,诗云)天地神人鬼五仙,尽从规矩定方圆。逆则路路生颠倒,顺则头头身外玄。自家晋州人氏,姓崔名子玉。世人但知我满腹文章,是当代一个学者,却不
-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巴赫金 米·米·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чч Б ахтин,1895—1975)生于奥勒尔城。肄业于圣彼得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