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全诗赏析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hún sì gū shè zhēn rén ,tiān zī líng xiù ,yì qì shū gāo jié 。wàn huà cān chà shuí xìn dào ,bú yǔ qún fāng tóng liè 。hào qì qīng yīng ,xiān cái zhuó luò ,xià tǔ nán fèn bié 。yáo tái guī qù ,dòng tiān fāng kàn qīng ju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上片写梨花开放的时间、风姿、周围的环境。前两句点出梨花开于晚春的寒食节前后,“春游浩荡”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飞花的暮春季节。“白锦”二句,以白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洁白无瑕与香花烂漫的盛开模样,反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象真实而鲜明。“静夜”至上片末,写梨花开放的环境,暮霭沉沉天地阔的静夜里,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冷”字,生动地烘托出宁静、微寒的夜景,使读者想到曹雪芹的“冷月葬花魂”。人间与天上都溶浸在皓月与花色交织而成的氛围中,月光皎洁、花似雪明,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受。
下片前三句用典,继续以“天姿灵秀”的姑射真人来比喻梨花,《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这三句就是用这典故,这位神人,修养已经达到神化难测的境界,暗写梨花的冰清玉洁与静若处子的仙姿。“万化”诸句写作者的体会与想法。由上句的“神人无功”,这位藐姑射山神人虽有大功,却无意于求功,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志向;作者又由梨花的清高绝俗、不与群芳同伍,感慨世俗之人未能欣赏,就好像俗人对作者的清高傲骨未能赏识。毕竟,世人多醉我清醒,这种不食人间烟火、超尘拔世的清凉境界,也只有能进入洞天福地修行的有道者,才能心领神会。此词虽是咏物,实即咏自己,这正是文人咏物词的寄寓手法。此词把梨花独特超群的气质,写得生动鲜明,让人有清新脱俗、灵秀异常的感觉,虽结尾不免落入谈道论教的范围,但仍不失为一首佳作。词人所选取的歌咏之物,往往是个人内在性情与艺术风格的表征,因此丘处机歌咏浩气清英、仙材卓荦的梨花,可以看出其清新脱俗的风格、灵秀异常的神人气息,而表现于作品中,则呈现了清拔脱俗的风格特色。
评价
-
秋雨夜眠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释 ">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
【文言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
-
出自唐代李频的《送徐处士归江南》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
-
梦见人流,五行主木,乃是情感之事,与他人间相处不和,彼此互相猜疑,感情难以顺利之意,如因小事以来纷扰,烦忧甚多,情感之事切莫强求,明辨是非者可得改善。
-
原文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
-
语义说明: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 使用类别:用在「受人讥笑」的表述上。 贻笑大方造句:01演讲者所举事例张冠李戴,真个贻笑大方。 02在专家学者面前还是别随便发表意见,以免贻笑大方。 0
-
“通儒院”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通儒院是我国早期设想的研究生院。早在清朝末年,政府就计划在大学里设立培养专门人才的“通儒院”,类似现在的研究生院。对此,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曾有提道:“清季的学制
-
出自唐代裴度的《喜遇刘二十八》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稀。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
-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楔子(冲末扮赵国器扶病引净扬州奴、旦儿翠哥上)(赵国器云)老夫姓赵,名国器,祖贯东平府人氏。因做商贾,到此扬州东门里牌楼巷居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浑家李氏,
-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毗陵道中》 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烟火谁开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渺渺飞鸿天断处,古来还是阖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