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0 19:26:28阅读:805
原文赏析: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版本一)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版本二)

拼音解读

wǒ shì qīng dōu shān shuǐ láng ,tiān jiāo lǎn màn dài shū kuáng 。céng pī gěi lù zhī fēng chì ,lèi zòu liú yún jiè yuè zhāng 。
shī wàn shǒu ,jiǔ qiān shāng ,jǐ céng zhe yǎn kàn hóu wáng ?yù lóu jīn què yōng guī qù ,qiě chā méi huā zuì luò yáng 。(bǎn běn yī )

wǒ shì qīng dōu shān shuǐ láng 。tiān jiāo fèn fù yǔ shū kuáng 。céng pī gěi yǔ zhī fēng quàn ,lèi shàng liú yún jiè yuè zhāng 。
shī wàn shǒu ,jiǔ qiān shāng 。jǐ céng zhe yǎn kàn hóu wáng 。yù lóu jīn què yōng guī qù ,qiě chā méi huā zuì luò yáng 。(bǎn běn èr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

注释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员。清都,指与红尘相对的仙境。疏狂:狂放,不受礼法约束。玉楼金阙慵归去:不愿到那琼楼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

赏析

这是一篇以令词写成的热爱自由、鄙弃功名的宣言。朱敦儒崇尚自然、不受拘束、有名士作风,这首词正是他思想品格的自我写照。

上片,一开头“我是”二句便以十分豪放的口吻声明,我是天上掌管山水的郎官,我这种疏狂的性格是上天赋与的,实际上是说自己的疏淡狂放的性格是天生的,是不可改变的,豪放之中又带有刚强。“曾批”二句是第一句的注脚,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员其职责一是批审给雨支风的文件,二是屡上“留云借月”的奏章,意谓风、雨、云、月都由他管理调遣。这二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风趣的解释,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转入对现实的描写。“诗万首”三句,大有诗仙李白之风:斗酒轻王侯!这是他的人生写照,个性的表现。饮酒赋诗,轻慢王侯,气干虹霓。结尾“玉楼”二句,尤为动人心弦。玉楼金阙,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但词人用一“慵”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这是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也是一种心曲的抒写,但不是细腻与柔和的心曲,而是豪迈与狂放的心曲,所以它是一篇表白个性与品格的宣言。

此词系作者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该词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这是有深意的。据《宋史·文苑传》记载,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间,钦宗召他至京师,欲授以学官,他固辞道:“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终究拂衣还山。这首《鹧鸪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疏狂”二字为此词之目。“疏狂”者,放任不羁之谓也。词人之性格如此,生活态度如此,故尔充分显现其性格与生活态度的这首词,艺术风格亦复如此。“我是清都山水郎!”出口便是“疏狂”之语“清都”本自《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即传说中天帝之宫阙者是。“山水郎”,顾名思义,当为天帝身边主管名山大川的侍从官。可以名正言顺地尽情受用如此至情至性的美差,真个是“天教分付与疏狂”!上片四句二十八字,本自陶渊明之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五首其一)一意。陶渊明之后,隐逸诗人、山水诗人们各骋才力,所作名章隽语,即便不逾万数,也当以百千计,但像朱敦儒这样浪漫、超现实的奇妙构思却并不多见。

词的下片用独特笔法为读者塑造了李白之外的又一个“谪仙人”。他连天国的“玉楼金阙”都懒得归去呢,当然不肯拿正眼去看那尘世间的王侯权贵。

由此愈加清楚地见出,上片云云,与其说是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毋宁认作对玉皇大帝的狎弄。这倒也不难理解,感觉到人世的压抑、渴望到天国去寻求精神解脱的痴人固然所多有;而意识到天国无非是人世的翻版,不愿费偌大气力,换一个地方来受束缚的智者亦不算少。词人就是一个。他向何处去寄托身心呢?

山麓水湄而外,惟有诗境与醉乡了。于是有“诗万首,酒千觞”,有“且插梅花醉洛阳”。洛花以牡丹为最。宋周敦颐《爱莲说》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词人志向高远自然不肯垂青于自唐以来,颇受推崇的牡丹,而宁取那“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念奴娇》)的梅花了。清人黄蓼园曰:“希真梅词最多,性之所近也。”(《蓼园词选》)故而词人不说“且插牡丹醉洛阳”,偏云“且插梅花醉洛阳”,盖另有寄托。作者选中梅花,是取其品性高洁以自比。“高洁”与“疏狂”,一体一用,一里一表,有机地统一词人身上。惟其品性“高洁”,不愿与世俗社会沆瀣,才有种种“疏狂”。

此词体现了词人鄙夷权贵、傲视王侯的风骨,读来令人感佩。无论从内容或艺术言之,这首词都堪称朱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资旷远”,婉丽流畅的小令。全词清隽谐婉,自然流畅,而且前后呼应,章法谨严。上片第一句“天教懒慢带疏狂”,下片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阳”,表现了词人的潇洒、狂放和卓尔不群,照应了“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则照应了“懒慢”。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练习题

    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

  • 望远云生海,行稀砌长苔。

    出自唐代章孝标的《次韵和光禄钱卿二首》 大隐严城内,闲门向水开。扇风知暑退,树影觉秋来。望远云生海,行稀砌长苔。废兴今古事,何必叹池灰。闲论忧王室,愁眉仗酒开。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晨起萤穿竹,晡餐

  •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 出自明代海瑞的《治安疏》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

  • 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

    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 出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 第三折马备征鞍将挂袍,将军呵手拈弓鞘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雁门关存孝打虎》 楔子(殿头官上,云)只将忠义报皇朝。要竭身心不惮劳。但得举贤勤政事,同扶社稷辅神尧。小官乃殿头官是也。奉圣人的命,今因黄巢作乱,纵横天下,遣差陈敬思,直至沙陀国

  • 将来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杂剧·钟离春智勇定齐》 第一折 (冲末扮齐公子领祗候上,云)纷纷战国尚尊周,五霸争强作列侯。率土之滨承治化,威名耿耿壮春秋。某乃齐公子是也。祖立国临淄,自周初之时,封七十二国,后并一

  • 千岁红桃香破鼻,玉盘盛出与金妃

    千岁红桃香破鼻,玉盘盛出与金妃 出自唐代曹唐的《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 《季梁谏追楚师》文言文鉴赏

    《季梁谏追楚师》文言文鉴赏   《季梁谏追楚师》所记的是楚征伐随过程中的一节。随国的贤臣季梁给随侯的进谏,说出了“民为神主,先民后神”哲理。“忠于民而信于神”,是本篇

  • 阿堵物的成语故事

    阿堵物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阿堵物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阿堵物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施闰章《送杜审舒归里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杜审舒归里序 [清]施闰章 杜生审舒自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意者太左计。施子曰:“若以我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