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全诗赏析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qíng zhī dào 、míng nián hé chù 。màn dài kè huáng lóu ,chén bō qián dù 。èr shí sì qiáo ,pō yǒu dù shū jì fǒu 。èr sān zì zhě jīn rú cǐ ,kàn shǐ jun1 、jiǎo jīn dōng lù 。rén jiān fǔ yǎng ,bēi huān hé xiàn ,tuán yuán rú g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
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危樯:高高的桅杆。危,高。
“回舟”二句:语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情知道:明明知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情知道,犹云明知道也。”
黄楼:楼阁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却扫编》:“徐州黄楼,东坡所作,子由所赋,坡自书。”
杜书记:指杜牧。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故云。
二三子:若干人,几个人。
使君:汉代对刺史的称呼,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角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此借指隐士或布衣。
赏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文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甲申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中秋。马观复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迁南台御史,后历江西宪佥,事见《道园学古录卷十五·户部尚书马公墓碑》。据《新元史》可知马此年在扬州任职,他于元贞末大德初任京职左司郎中,与刘氏父子已无交往。刘辰翁有《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词,即此词序中“去年中秋泛月”事,癸未即至元二十年(1283年),故知此词作于至元二十一年。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因此作者回忆往昔中秋佳节的团圆而作此词。
赏析二
此词写词人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昔日的团圆时光,显示出了淡淡的忧伤。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先写当时月光下孤寂、清冷的景象:“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飘渺,寒光如注。”然后写去年中秋时他们夜半横渡江水,倚靠着桅杆参差赋诗的情景:“去年夜半横江梦,依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兴尽,未惊鸥鹭。”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友人的思念,更是对友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词人因月圆人离,很是悲伤。明明是中秋月夜,在他笔下却清冷孤寂,大好时节,无奈家国破碎,人间悲欢离合,团圆不过是一种渴盼而已,因为词人实在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和亲人团聚。这首词采用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衬托手法。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刘辰翁为南宋末年的爱国人士,宋亡不仕。此词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
出自两汉贾谊的《过秦论》 上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
-
举不胜举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举不胜举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举不胜举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薛稷的《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主家园囿极新规,帝郊游豫奉天仪。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曲阁交映金精板,飞花乱下珊瑚枝。借问今朝八龙驾,何如昔日望仙池。
-
出自唐代苏颋的《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帝迹奚其远,皇符之所崇。敬时尧务作,尽力禹称功。赫赫惟元后,经营自左冯。变芜粳稻实,流恶水泉通。国阜犹前豹,人疲讵昔熊。黄图巡沃野,清吹入离宫。是阅京
-
吴丝蜀桐张高秋下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整句: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 作者:李贺年代:唐 吴
-
出自宋代李子正的《减兰十梅(并序·总题)》 窃以花虽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潜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里,已见一枝;山上驿边,乱飘千片。寄江南之春信,与陇上之故人。玉脸娉婷,如寿阳之传粉;冰肌莹彻
-
出自唐代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旻.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
王国维《人间词话·能入亦能出》经典解读 能入亦能出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
-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
-
他不合烧阿房三十六宫,杀降兵二十万人 出自元代金仁杰的《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 第一折(等漂母提一折,下)(恶少年云了)(旦并外止)(末抱监背剑冒雪上,开)自家韩信的便是。自今秦失其鹿,天下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