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9 18:54:26阅读:22
原文赏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拼音解读
shèng bài bīng jiā shì bú qī ,bāo xiū rěn chǐ shì nán ér
jiāng dōng zǐ dì duō cái jun4 ,juàn tǔ zhòng lái wèi kě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胜败这种事是兵家难以预料的事,但是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男儿。
江东的子弟人才济济,如果项羽愿意重返江东,可能还会卷土重来。

注释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杜牧过乌江亭时,写了这首咏史诗。
不期:难以预料。
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是项羽起兵的地方。
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参考资料:
胡可先.杜牧诗选:中华书局,2005:64-65

鉴赏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振旗鼓,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参考资料: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7-48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41年(会昌元年)赴任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时所写。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参考资料: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7-48
胡可先.杜牧诗选:中华书局,2005:64-65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词句注释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

  • 伤嗟,目断云山千万叠

    伤嗟,目断云山千万叠 出自元代佚名的《【越调】斗鹌鹑 元宵》 圣主宽仁,尧民尽喜。一统华夷,诸邦进礼。雨顺风调,时丰岁丽。元夜值, 风景奇。闹穰穰的迓鼓喧天,明晃晃的金莲遍地。【紫花儿序】香馥馥

  • 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出自唐代牟融的《题孙君山亭》 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吟对琴樽庭下月,笑看花木槛前春。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林壑能忘轩冕贵,白云黄鹤好相亲。

  • 文言文《孟母三迁》翻译及道理

    孟母三迁文言文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

  • 沙夫

    【生卒】:1913—【介绍】: 波兰哲学家,曾是波兰党的主要思想家。青年时期主要学习逻辑学和语言哲学。曾任华沙大学哲学教授和波兰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从60年代初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维也纳的“

  • 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出自唐代皇甫曾的《送郑秀才贡举》 西去意如何,知随贡士科。吟诗向月路,驱马出烟萝。晚色寒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 梦见买衣服是什么寓意?这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做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做梦,谁也避免不了。很多时候,梦境并不简单,很现实会有很深的联系。至今为止,有很多人都研究梦境,想知道梦境和现实有着怎样的联系,但是都没有能够有明确的结果。

  •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一、巧用修辞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

  • 杜牧《泊秦淮》翻译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①,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②。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

  • 《庞统传》文言文阅读题

    《庞统传》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