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原文_《野望》拼音注释和译文_野望赏析

《野望》正文拼音版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野望》注释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⑶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⑹日:一作“自”。
《野望》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野望》赏析
鉴赏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展开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
展开《野望》繁体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裏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没有人可以一直不做梦,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不同的梦境有不同的寓意,据说和现实有很深的联系,梦境在某些程度上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梦境中,如
-
金马玉堂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金马玉堂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金马玉堂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作品赏析【注解】:1、大荒:旷远的广野。2、惊风:狂风。3、?:吹动。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狼》翻译 《狼》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
-
魏征,巨鹿人也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
-
出自清代黄景仁的《绮怀十六首》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
出自唐代崔融的《哭蒋詹事俨》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一鸣百兽舞,一举群鸟随。 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 雅量沧海纳,完才庙廊施。养亲光孝道,事主竭忠规。 贞节既已固,殊荣良不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译文]怎么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屋,为普天下的贫寒之士遮风挡雨,风雨吹不动,安稳如泰山。 [出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灯将灭,人睡些,照离愁半窗残月。多情直恁的心似铁①,辜负了好天良夜②。 ①直恁的:真这样的,果如此。 ②好天良夜:大好时光。马致远《双调·夜行船》:“没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弦章之谏(谏上·四)》原文鉴赏 景公饮酒①,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②:“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