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西湖原文_《贺新郎·西湖》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贺新郎·西湖赏析_古词
《贺新郎·西湖》正文拼音版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翻溪未遇,传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翻溪未遇,传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贺新郎·西湖》注释
一勺:形容西湖湖小水浅。
渡江:指宋高宗建炎元年渡过长江,在杭州建都。
洛阳花石:椐宋人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载:“洛阳以园林著称,多名花奇石。”宋徽宗爱石,曾从浙中采集珍奇观赏石,号花石纲。
新亭:又名劳劳亭,建于三国吴时,位于南京。当年东晋渡江后,贵族每逢春光明媚的时节,便登上新亭赏景饮酒。一次有人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北望故国,相视而泣。
簇乐:多种乐器一起演奏。
中流击楫:《晋书·祖逖传》中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请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千古恨:指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掳走的靖康之耻。
磻溪:指姜太公在磻溪垂钓,遇周文王而拜相的故事。
傅岩:相传傅说原是傅岩地方的一个筑墙的奴隶,后成了商王武丁重用的大臣。
林处士:林逋,北宋人,隐居西湖孤山三十年,养鹤种梅。喻指那些不问国事的清高之士。
《贺新郎·西湖》赏析
鉴赏
该词上片劈头三句,即作当头棒喝,揭露了宋室南渡后统治阶级在西子湖上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据《古杭杂记》载,文及翁是蜀人,及第后与同年在西湖游集,别人问他:“西蜀有此景否?”这就引起他无穷感触,赋此词作答。西湖面积并不小,作者为什么说只是“一勺”呢。或以为这是作者登高俯瞰时的一种视觉,其实不然。西湖代指临安,临安又隐寓东南半壁。南宋统治者耽乐于狭小的河山范围之内,全然将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大业置之度外,作者有愤于此,故云“一勺”,亦犹昔人讽刺蜗角触蛮,井底之蛙,眼界狭窄,心志低下,明眼人不难看出选择这两个字中所寓托的讥讽愤激之意,接以“渡江来”两句,作者的用心更觉显豁。“回首”两句,由眼前所见遥想早已沦亡的中原故土。“洛阳”,借指北宋故都汴京,亦借以泛指中原。宋徽宗曾派人到南方大肆搜括民间花石,在汴京造艮岳,这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北宋已矣,花石尽矣,如今只剩下了渺渺荒烟,离离禾黍。历史的教训是如此惨痛,然而如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连在新亭哀叹河山变色而一洒忧国忧时之泪的人也找不到了。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说:“过江诸人(指晋室南迁后的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三国吴时所建,在今南京市南),藉卉(坐在草地上)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里就是用的这个事典。“更不复、新亭堕泪”,语极沉郁。东晋士人南渡后,周侯等人尚因西晋灭亡,山河破碎而流泪,现在就是这样的人也没有,他们只知一味“簇乐红妆摇画舫”,携带着艳妆的歌妓,荡漾着华丽的游船,纵情声色于水光山色之中,还有谁人能像晋代的祖逖一样,击楫中流,誓图恢复呢。“千古恨,几时洗?”故意用诘问语气出之,其实则是断言当权者如此耽于佚乐,堪称千古恨事的靖康国耻便永无洗雪之日了。悲愤之情,跃然纸上,几于目眦尽裂。
换头三句转写自己和其他人才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既与上片歌舞酣醉,不管兴亡、毫无心肝的官僚士大夫作鲜明的对比,又同上片“问中流、击楫何人是”一句相呼应。“余生”句用《后汉书·范滂传》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作者在这里自比范滂。“更有谁”两句,用姜子牙、傅说两人的事典。相传姜子牙隐居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垂钓,周文王发现他是人材,便用为辅佐之臣,后终于佐武王消灭了商朝。相传傅说在傅岩(今山西平陆)筑墙,殷高宗用为大臣,天下大治。姜、傅两人,在这里代表当代“未遇”、“未起”的人材。三句意为当今人材多的是,问题在于统治者没有发现、没有起用而已。国势危殆,人材不用,统治阶层凭借什么来抵御强大的元蒙军队。“国事”两句,自问又复自答:只是倚仗“衣带一江”罢了。朝廷不依靠人材,徒然凭借长江天险,甚至还可笑地说是“江神堪恃”。这里再一次对当权者进行了无情的冷嘲热讽。朝廷重臣颟顸昏聩,像北宋初期“梅妻鹤子”、隐居孤山的林逋那样自命清高的士大夫们又如何。“但掉头、笑指梅花蕊!”问他们救亡之事,他们却顾左右而笑道:“你看,梅花已经含苞待放了!”作者对这些人深表不满之意,与有澄清天下之志,有姜、傅之才具的爱国志士又是一个对比。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揭露、对比,最后逼出“天下事,可知矣”六字收束全篇,在极端悲愤之中,又发出了无可奈何的浩叹,读之令人扼腕,使人发指。
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刻的危机感,揭示了南宋小朝廷岌岌可危的现状,批判、讽刺了酣歌醉舞的南宋执政者和逃避现实的士大夫。这些揭露和鞭笞,是通过近乎议论散文的笔法,一系列的设问、发问,以及纵、横两个方面的反复对比,一层递进一层、一环扣住一环地表现出来的。明末张岱《西湖梦寻》康熙刻本王雨谦批语说:“宋室君臣不以精神注燕汴,而注之一湖。”南宋小朝廷的最终覆亡,其主要原因盖在于此。而词人处在宋亡之前,即已逆料到这一历史悲剧的不可避免,可见他在政治上还是很有预见的。
展开《贺新郎·西湖》繁体
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陽花世界,煙渺黍離之地。更不複、新亭墮淚。簇樂紅妝搖畫艇,問中流、擊楫誰人是。千古恨,幾時洗。
餘生自負澄清誌。更有誰、翻溪未遇,傳岩未起。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意思翻译】女主人公深爱之人驱车在她面 前走过,因为害羞的缘故,她便用圆扇遮挡着自己的面容,虽然近在咫 尺,却不能互通一言。诗
-
出自元代李直夫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第一折(冲末扮陈太守领张千上)(陈太守诗云)农事已随春雨办,科差犹比去年稀。小窗睡彻迟迟日,花落闲庭燕子飞。老夫姓陈,双名全忠。由进士及第,随朝数载。谢圣恩
-
原文饮酒二十首·其二十(1)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2)。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3)。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4)。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5)。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6)。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忆吴江赏木樨”。木樨,亦作木犀,桂花别名。辛弃疾咏桂花的词不少,如上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即是。但这首词写得别有情
-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花好月圆) 同心同德美满夫妻 克勤克俭幸福鸳鸯 (比翼双飞) 喜期办喜事皆大欢喜 新春结新婚焕然一新 (吉日良辰) 恋爱心已合 结婚情更浓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
-
“阑珊火树鱼龙舞”,首句便道出上元节夜里的繁华景象,上元亦是元宵节,元宵佳节,家人团聚,上街观灯赏花,好不热闹。纳兰此处写的火树鱼龙舞,正是当时社会上,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而后一句写道: “望中宝钗
-
文章未必能如此,多是家门积善余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
-
作者: 徐瑞岳 当寒冷笼罩草地, 沮丧的村落里 "> 梅香,你过去,看他说甚么?姐夫
梅香,你过去,看他说甚么?姐夫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
-
刀笔吏是什么人“刀笔吏”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人是用简牍写字的,出现错误时,便以刀削之,所以古时的读书人为了随时修改错误,便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因刀笔一起使用,所以古时那些做文字工作的文职官员常被
- 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
- 贺新郎·西湖原文_《贺新郎·西湖》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贺新郎·西湖赏析_古词
- 霜霭清九衢,霞光照双阙。
-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原文_《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赏析_古词
- 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 蝶恋花·春景原文_《蝶恋花·春景》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蝶恋花·春景赏析_古词
-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
- 西江月·顷在黄州原文_《西江月·顷在黄州》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西江月·顷在黄州赏析_古词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_古词
- 薙草生还绿,残花落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