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野史秘闻

欧洲历史上的“蛮族”, “团体主义”让日耳曼民族势不可挡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18:06:32阅读:114


说起团体主义,或者说集体主义,很多人都想到的是中国。从世界文明的进化角度来看,地处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因为由农耕文明发展而来,早期的先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抱团取暖,从而形成集体主义。

西方世界则相反,其文明的发源以游牧和渔猎为主,强调的是自我的个性解放。然而在追求自我的西方世界里,农耕文明之下萌生的中国集体主义,还有个伙伴,那就是讲究团体主义的日耳曼民族。

那么日耳曼民族的团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集体主义,有什么区别呢?日耳曼民族又是如何凭借着团体主义在西方世界里一枝独秀?

一、日耳曼民族团体主义的起源

最早的日耳曼民族,大概是指在青铜器时代,生活在北欧的西方民族,因为历史太过久远,实际上这种说法也只是后人的推断,没有切实的历史证据。

现代意义上的日耳曼民族,其实形成于公元前50年左右,是在强大的罗马帝国武力威慑下,生生打出来的一个民族。


日耳曼战士

公元前五十年前后,罗马帝国正值一代大帝凯撒当政,他一边不动声色的改变着古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共和制度,一边用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同时获取更多的利益以满足国内贵族的需求。

这个时候,在北欧大地上的各民族有了一个统一的敌人,那就是罗马。在这些北欧民族之中,日耳曼人因为特别能打,而被罗马帝国的贵族们所重视。

根据罗马史书记载:

“(罗马人)艰难地去征服前进道路上的对手,而每一次胜利,他们都得付出血的代价。”

让骁勇善战的罗马军队一次次吃亏的人,正是北欧大地上的日耳曼民族。


罗马斗兽场


其后的历史不用赘述,罗马帝国最终征服了欧洲大地,作为胜利者,他们当然只记得让自己头疼的敌人,也因此,北欧大地上的各民族都被冠以了日耳曼人的称谓。

从日耳曼民族的起源就不难看出,日耳曼民族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生产力和社会科技都稍显落后的北欧各民族,为了对抗征服者罗马人,经过艰苦斗争,最终凝聚成一股绳,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民族,日耳曼民族。

跟农业活动一样,战争也是一个讲究集体协作,注重团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的人类行为,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日耳曼民族,不仅骨子里好斗,而且非常讲究团体主义。


日耳曼民族


其后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欧洲的统治者也一再的换人,但日耳曼民族骨子里这种团体主义被保留了下来,成为欧洲历史上一个强大兴盛的民族国家,也就是后来德国的前身。

二、日耳曼民族团体主义的表现

日耳曼民族的团体主义,表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著名有两点,其一是“日耳曼法”之中表现出来的团体主义,其二是在家庭生活之中表现出来的团体主义

1、日耳曼法中的团体主义

所谓日耳曼法,是指在公元五世纪到公元九世纪在日耳曼民族内部流通的法律,比如著名的《巴伐利亚法典》《埃塞伯特法典》等等,都是日耳曼法的表现形式,这些法典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讲究团体主义。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世纪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各个国家,大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男权兴盛,男人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一点似乎与世界其他民族都一样。

但不同的是,日耳曼法之中,一旦一个男人跟女人组成了家庭,那么作为这个小团体的一部分,女人对家中财产也就产生了所有权,当男人要处置家庭这个小团体之中的共同财产的时候,他必须得征求女人的同意。


日耳曼家庭


要知道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中国古代甚至有“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说法。但同样男权至上的耳曼民族内,偏偏女人在家庭财政大权上拥有否决权,这看似是矛盾的,实则正好体现着日耳曼法中的团体主义。即团体之中的个体,是不能损害团体的利益的。

家庭之外,日耳曼法在土地所有权上,也具有这种团体主义特征,即土地的使用者和拥有者,同时对土地拥有一定的权力,尽管封建领主具有土地的拥有权,但封建农奴也有土地的使用权。

这种使用权在小团体内部,一般是封建领主旗下的庄园制内,可以不经过领主同意进行互相买卖,但却不能买卖给外人。也就是说土地只能在团体内部流转。

将日耳曼法之中的这种团体主义延伸开来,就是《汉谟拉比法典》上著名的那句话: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附庸。”

汉谟拉比法典


2、日耳曼家庭中的团体主义

正如前文所说,日耳曼民族的夫妻关系之中,同处于家庭这个“团体”的丈夫和妻子,同时对家庭财产具有支配权。

日耳曼民族的家庭之中,这种讲究团体主义的行为比比皆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就是,在日耳曼民族的家庭之中,如果家庭成员侵害了教会这个“团体”的财产,那么该家庭成员就会受到其他成员的集体抵制,甚至与其断绝往来,也就是所谓的“弃绝”。

这种严苛的社会习俗背后,是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的团体主义,是日耳曼民族深入骨髓里的团结和集体至上的思想。

三、团体主义对日耳曼民族国家在近代崛起的贡献

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离我们最近的,传承最为正统的日耳曼民族国家,当然是德国。从中世纪末期开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热兵器时代的到来,讲究团体主义的日耳曼民族迅速地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最激烈的例子自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耳曼民族国家德国的强大。尤其是二战之中,德国几乎以一己之力单挑了整个欧洲,这其中军队之中盛行的团体主义,集体至上的观念自然居功甚伟。


二战前的德国工厂


抛开战争不提,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每个人在生产链条之中只能做一小部分,任何一项科技产品的问世,都必须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这对于讲究团体主义的日耳曼民族来说,当然是优势。

这也正是近代历史上德国之所以能在众多欧洲国家之中脱颖而出,几次历经大的挫折,最终都迅速的恢复元气,重新站在世界各国前列的原因所在。

相比于中国古代纯粹讲究集体大于个人的集体主义来说,日耳曼民族的团体主义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圣拱门


日耳曼民族的团体主义,跟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集体主义有个很鲜明的区别,就是团体主义是针对于别的团体来说的。正如日耳曼民族的兴起是因为与罗马人的战争导致,团体主义的基础,是把社会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小团体,小团体又组成大的团体,最终汇聚成一个国家。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字眼是“别”,也就是说我的团体和你的团体是不一样的。我的团体之所以错在,是为了应对你的团体。

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的集体主义,更讲究的是天下大同,即在集体主义之中不强调其他集体,这个集体是包含所有的团体的,集体之中的团体之间,也没有太多的区分。蔓延两千年的中国古代封建历史,其实就是在从“不同”走向“同”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同化。


二战时被驱赶的犹太人


直白一点,就是日耳曼民族的团体主义比较排外,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集体主义,则比较包容。

以共同对外而凝聚核心的团体主义,自然关系更为牢固,但是却容易走向极端。近代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未尝没有日耳曼民族这种团体主义下的排外思想作祟。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集体主义,过于包容的时候,难免会显得软弱。

四、结语

团体主义,作为日耳曼民族最核心的特色,起源于上古时期共同对抗罗马人的经历,发展于漫长的中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并最终以近代两次世界大战中,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德国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其价值,可以说是深入日耳曼民族骨髓的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不是仅仅表现在战争领域。事实上日耳曼民族不管是社会组织结构,还是日常生活之中,都充满着团体主义的存在,并一直持续至今。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团体主义即塑造了日耳曼民族的强大,也铸就了日耳曼民族的苦难

如今的世界已经是多民族融合,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团体主义早已不是日耳曼民族的专属特质,但历史上日耳曼民族因为团体主义或成或败的故事,依然值得后人借鉴。

参考文献:

《汉谟拉比法典》

《德意志史》

猜你喜欢
  • 王燕《沙女》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王燕 【作家简介】安部公房(1924— )是日本著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家。他于1924年3月7日生于东京。父亲是个在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句千古至理的名言.意思是说,恶劣的环境可以激起人的忧患意识,使之为改变现状,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最终能得以发展,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易使人堕落,最终在安乐

  •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

    【3772】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张经纬著,中华书局,30万字,2018年3月第1版,49元)△共7章:①东亚大陆的人文、地理志;②地理构造与人类活动;③古典时代的政治经济学;④人群互动与迁移

  •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原文翻译赏析

    《桐叶封弟辨》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辨”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的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韩愈的《讳辨》和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 梦见兔子

    兔子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浑身雪白的样子就连小朋友也对它想要多看两眼。现在,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也有很多人考虑饲养小白兔。有些时候,小白兔甚至还会出现在人们的梦境当中,那么,梦见各种情况的兔子,代表

  • 张元作品

    张元作品疼痛的由来我离开的瞬间,是透明的在开始与远方间交叉穿梭从黄昏的嘴唇中醒来就像从母亲的子宫中诞生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害怕成为 "> 文言文阅读泰山之阳汶水西流的习题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泰山之阳汶水西流的习题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

  • 苏轼《黄泥坂词》全诗赏析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余幼好此奇服兮,

  • 搞笑歇后语摘选笑到肚子疼 狗吃猪食—乱插嘴

    【狗熊耍门棍】——人熊家伙笨 【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狗吃猪食】——乱插嘴 【狗抓刺猖】——无从下手 【狗的牙齿】——参差不齐 【狗钻篱笆

  •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②。

相关栏目:
  • 历史人物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