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用500副甲胄陪葬,被控地下谋反,依据是古代甲胄管理条例
周亚夫私藏甲胄案
西汉名将周亚夫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周阳眼见父亲一天天老迈,便开始为父亲准备身后事。
周阳找来工匠,让他们打造五百副甲胄和盾牌,准备在周亚夫百年之后放到墓穴里和周亚夫一起陪葬。
由于周阳给工匠限定的期限比较紧,工匠们便和周阳商量,希望能先垫付一些工钱,大家也好加紧制作,但是周阳不肯,一口回绝了,还威胁工匠们如果不按期完工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工匠们又气又怕,万般无奈之下便去官府告发了周阳,说周阳私藏甲胄。
私藏甲胄是国家法令明令禁止的,这周阳打着老爹周亚夫的名义,一藏就是五百副,接到举报的官员不敢怠慢,连忙报告了汉景帝。
景帝听了也是大吃一惊,这周亚夫可是汉军中的名将,在军方根底很深的,这一下弄了五百副甲胄,到底是要做什么呀,景帝让人赶紧彻查此事。
于是负责调查的人就找周亚夫谈话了,但是周亚夫不知道这件事,因为他儿子周阳是想要给老爹一个惊喜,现在效果达到了,真的挺惊人的,喜就不知道去哪了。
周亚夫不知道这件事,自然是一问三不知,问来问去问不出所以然,调查的官员很不高兴,就把这个事情上报给了景帝。
景帝一看也火了,好你个周亚夫,事实确凿你还抵赖,得了,景帝把西汉最高司法官廷尉给叫来,让他办这个案子。
廷尉又找周亚夫来问,这次周亚夫搞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了,就一五一十的说这是儿子孝敬他的,想让他死后带到地下去的陪葬品,并不是要谋反。
但是廷尉听完并没有任何的赞同,反而是一阵冷笑,廷尉嘲讽周亚夫:"君侯你就算不在地上造反,恐怕也是要到地下去造反吧。"
这话把周亚夫给气的,回去之后绝食五天,吐血而亡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信息。
一个信息是甲胄在古代是谋反的证物。
就像前文的廷尉说的,周亚夫把甲胄埋到地下,那就是要在地下造反。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很好笑,但细细想来,便觉得不寒而栗,甲胄,在古代,就是谋反的证物,这个廷尉说的话不是开玩笑,而就是这么一回事。
另一个信息是无论是谁,私藏甲胄都是谋反罪。
照理说像周亚夫这样的军旅世家,家中有几幅甲胄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其实不然,无论是谁,都不可以私藏甲胄。
不禁兵器
与禁止私藏甲胄相对应的,是古代并不禁止民间私带兵器,除了秦始皇铸十二金人那回事以外,基本上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兵器一直都是允许人们携带的。
虽然华夏民族是农耕社会,但是其实华夏民族骨子里也是尚武的,正是凭借着刀剑与厮杀,华夏民族才从一个小部落最终成为雄踞整个中原的大民族,所以华夏民族流淌的血液中有尚武的不屈精神。
刀剑本来是进攻性的武器,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刀剑不再只是武器,甚至还可以是装饰品。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文人习惯佩剑出门。这些文人大多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但仍然会在腰间悬挂一柄宝剑。有些宝剑的剑柄和剑鞘上还会装饰有名贵的珠宝,无论是挂在腰间还是悬挂陈列于家中,都是非常好看的器物。这里,刀剑就是一件装饰品,一件和服饰一样的搭配道具。
宝剑在一定程度上,还被誉为"兵器中的君子"。
不但武人、文人、士大夫有佩剑的习惯,寻常百姓也是有的,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中,就能清晰的看到,有一些行人的身上,佩戴着刀剑,弓弩。现在有人解读说《清明上河图》背后深藏玄机,这些带兵器的行人其实是女真人混进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说明在当时的民间,一个人身上带着兵器行走在大街上,是很正常的,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古代是不禁兵器的。
那么为什么古代历朝历代都禁止私藏甲胄呢?
甲胄工艺复杂
从工艺上来说,打造一件甲胄远比打造一件兵器要来的复杂,成本也要远高的多。
比如近邻日本。日本战国时期,各地大名混战,那些武士穿着花里胡哨的甲胄,非常的好看,但其实这些甲胄的质量非常差,防御功能也不强。
日本的刀剑工艺是非常精湛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资源缺乏,因此把有限的资源都用在了刀剑上,而甲胄太费材料,所以能用的起全套甲胄的没几个人。尤其日本武将那个头盔,搞的最是吸人眼球,但其实只是好看而已,材料五花八门,连硬纸板都有,你们看看,搞一套甲胄有多难。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出现过很多种类的甲胄,比如蛮王孟获的藤甲兵,穿着使用反复浸油工艺制成的藤甲,几乎刀枪不入;再比如南宋的步人甲,用一千八百六十余片精铁甲叶制成,这精铁就是今天的钢了,把这么多精铁压成薄片叠加,然后再串起来,支撑铠甲,穿在身上百来斤重,多沉啊,但是防御力超高,可以抗衡金兵的铁浮屠重骑兵,你说多恐怖。
所以,一般人即使想要拥有一套铠甲,别说没这个财力,就是有财力也未必找得到工匠。
甲胄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如果你挖空心思一定要去搞几副甲胄来,就别怪官府对你胡思乱想了,花这么大精力搞些平时用不着的东西,你很难解释清楚。
甲胄的军事作用大于刀剑
刀剑用于进攻,甲胄用于防御。
进攻的武器并非只有刀剑,你比如农民起义的时候,锄头铁耙扛着就上了,这些好歹是铁器,有些农民军穷的不行,拿着家里舀水的葫芦瓢就奔上了战场,人家照样打仗,大葫芦瓢咣咣地朝敌人头上扣,也是有杀伤力的。
但是用于防御的除了手上的盾牌,就是穿在身上的甲胄了,不管是纸制的,棉制的还是铁制的、皮制的,它们都是甲胄。
就像前面说的,兵器各种各样,只要能力强,大葫芦瓢也能敲倒拿剑的。
但穿没穿甲胄,区别就大了。战场上乱哄哄一片,冷箭、流弹防不胜防,你穿了甲胄,很多伤害就可以防御住,你光着膀子或者穿着家里的衣服站那厮杀,可能就被冷箭、被流弹给打掉了。
有了甲胄,同样单挑,你就能扛住很多次攻击,你没有甲胄,可能一下就挂了。
甲胄是准军事用途物品
刀剑的用途很广。
日常家里烧饭做菜需要用到刀;农民下地干活需要用到铁器;啥也不干出门逛个街当个装饰品我也可以佩剑。
但是甲胄不一样。
首先这东西穿起来费劲,越是做工精良,防御效果好的甲胄,穿起来越麻烦,常常需要有人帮助才能穿上,脱下来也一样,得有人帮忙。
其次这东西穿上身并不好看,又重又闷,除了作战时候,没人喜欢穿那玩意。古代武人平时也是不穿甲胄的,上朝有专门的朝服,最多就腰里配把刀,挂个剑。
你看关公,平日里一身青衫,腰里挂个宝剑,一手拄剑,一手抚美髯,人家连青龙偃月刀都不拿的,不打仗不去碰的。
我们从表面看一支部队战斗力强不强,一般都是看这支部队的装备是否齐整,甲胄是否鲜亮,没有人会用一支部队手里的武器去衡量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那些装备精良的部队,比如皇帝的御林军,一出场就把人给震住了,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甲胄。
甲胄这东西只有一个用途,那就是作战时起防御作用,所以,这是一件准军事用品。
因此,出于上述种种考量,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禁止私藏甲胄,其实就是禁止个人筹措军备。
所以文章开头的周亚夫,你哪怕把甲胄带到地下都不行,就算你周亚夫不谋反,哪天哪个有企图的人挖开你的墓穴,取出这五百副甲胄,这一装备就是一支精锐部队,在京城里这么一闹,保不准就颠覆了。
周亚夫儿子一出手就是五百副,这真的是非常大的阵仗了。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仅凭先祖遗留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反大明,最后就打进山海关,开创大清王朝了。
现代军事下,甲胄这东西已经不起作用了,但是在冷兵器时代,越是制作精良的甲胄,军事防御能力就越强,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即使人数少,往往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毕竟,那时候军伍里也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能穿的上甲胄的,甲胄真的很稀缺。
所以,在古代,一经被发现私藏甲胄,轻则发配充军,重则灭族,是有原因的,私藏甲胄就是一条谁碰谁死的高压线。
-
文言文辞职信 导语:文言文是一种文化,那我们写出一篇关于文言文的辞职信呢?下面小编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快点开来看看吧。 【篇一:文学类古文的辞职报告】领导、经理:
-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鉴赏 (解题)“逍遥” 自由自在。“游”游于世的略语,也就是生活。题意是,逍遥的人生。主
-
战国历史典籍《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那还是在西汉时
-
一、母亲月台除夕,桌上唯一见到肉的菜是一盆有半根猪筒骨的萝卜汤。那是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顿饭。母亲是广东潮州人,会烧菜,能用一块猪肉皮蹭锅,加一小勺酱油把豆腐和大白菜帮子烧出红烧肉的色香味。只要是她做饭,
-
孙泰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说到文言文翻译,很多人都会感到很恐惧,觉得非常难。其实文言文是非常有趣的,只要掌握了技巧,翻译起来就会比较简单。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孙泰的文言
-
内容提要屈原作《湘夫人》抒发约黄昏而不见之哀怨,托二妃神话以寄犹冀一遇之意。杜甫步尘屈原,作《湘夫人祠》抒发湘妃祠破败荒凉之慨,借苍梧遗恨以寓眷恋不忘之意。时代变迁,湘夫人祠庙貌沧桑冷寂,杜甫落魄
-
读过那么多的名著,唯独《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角安娜像个幽灵盘桓于我的心中。她总让我想起因病早逝的母亲。她们,一个活在永恒的经典里,一个活在她女儿的心中。她们风姿绰约的身影像印象派画家莫奈画作中的女
-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
-
【后浪推前浪解释】江水奔流,后面的浪头推动前面的浪头。比喻新生事物替换陈旧事物,不断发展前进。也比喻一代胜过一代。 【后浪推前浪造句】 ①钱塘江潮水后浪推前浪,无比奇美壮观。 ②国家女
-
梅花蒋锡震 竹屋围深雪,林间无路通,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 赏析: 此诗为清代蒋锡震所作《梅花》。“暗香”指梅香,源自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