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野史秘闻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说马谡不可大用?刘备到底是什么意思?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18:03:07阅读:25

诸葛亮重用马谡,对于这件事,其实就已经能看得出来,诸葛亮其实是一个不太能识人的人,他看人的本事不如刘备。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导致北伐失败,但是在此之前,刘备临死前,曾经叮嘱过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结果诸葛亮没听,还是用了马谡,导致最终的失败。那刘备究竟为何要说这句话,难道在他死前就已经预料到,马谡会给蜀汉造成很大的失败吗?

刘备发动夷陵大战失败,壮志未酬,气恨交加去世。在临死前,他该有多少话要交代啊。可为什么别的话不说,却偏偏给诸葛亮说一句“马谡不可大用”的话,仿佛他已经预测到未来马谡会“失街亭”一样。难道刘备有这么神吗?

当然了,“神话”是不可信的。刘备之所以在去世前,特别给诸葛亮交代这一句,我觉得,有四种可能。

1.刘备看出来诸葛亮会重用马谡

刘备既然已经把刘禅及整个朝廷都托付给了诸葛亮,他当然知道接下来诸葛亮会有一番人事安排。诸葛亮如果要进行人事安排,必然要重用马谡。为什么呢?

因为在之前,马谡已经多次来到京城活动,找诸葛亮谈心。诸葛亮对他也非常喜欢,经常和他抵足而谈。而且常常一谈就到天明,通宵不睡。这种情况,刘备当然是知道的。

在刘备看来,马谡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一者,说明马谡这个人有机心,他知道诸葛亮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肯定会重用他,他因此结交潜力股。二者,马谡这个人只会夸夸其谈,其实并没有真本事。所以刘备一直并没有重视他,最多让他当一个太守,而且多半还是看在他哥哥马良的面子上。三者,马谡这个人,人缘其实不好,他太孤傲,看不起别人。因此如果他将来当了高官,必然管理不好。

正因为看出了诸葛亮必然重用马谡,而马谡又不是一个可靠的人,所以刘备特别给了诸葛亮一个提醒。

2.刘备害怕诸葛亮重用马谡而做大

刘备在临终前,把儿子及整个蜀国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可见他对诸葛亮的信任。他信任诸葛亮,那是看出诸葛亮这个人“志虑忠纯”,绝对是可以忠心耿耿辅佐他儿子刘禅的,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霍光,第二个曹操。

但是,刘备虽然绝对信任诸葛亮,但是他也有担心。担心将来诸葛亮身边的那些人,会给诸葛亮进谗言。他们会对诸葛亮说,整个蜀国都是你维系下来的,你功劳如此大,而刘禅又没有什么本事,你为什么不废了刘禅自立呢?尽管诸葛亮没有那样的想法,别人反复不断地述说,说不定诸葛亮就会动心思了。尽管诸葛亮不会动心思,但是很可能其手下会对诸葛亮进行“黄袍加身”,那样一来,诸葛亮也就身不由己了。

在刘备看来,喜欢投机钻营,又夸大其词的马谡,将来绝对会是一个鼓动撺掇诸葛亮做大的“奸臣”。因此,刘备要给诸葛亮打预防针,提醒他千万不要重用马谡。

3.刘备给诸葛亮交代时没有史官在场

刘备当初给诸葛亮交代的话,肯定不只是一句“马谡不可大用”的话。还有很多话。有交代诸葛亮全权处理蜀国大事的,有交代让李严掌管军事的,等等。

但是,当时蜀国没有史官,也没人把刘备的这些交代全记下来。而后世之所以记得刘备交代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的话,是因为后来马谡失街亭以后,诸葛亮痛哭,说当年刘备就给他交代过“马谡不可大用”,自己没有听刘备的话,结果才造成失败的结局。正因为诸葛亮把这个话说出来了,史官才知道当年刘备给诸葛亮说过那句话。也因此,史官特别把那句话记了下来。

4.刘备当年压根没说过那句话

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对不对,我说在这儿,大家来评判。也许当年刘备压根儿就没有给诸葛亮说过“马谡不可大用”之类的话。只是后来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想寻找一个说辞,才故意这么说罢了。

诸葛亮的这个说辞,其实是在表扬刘备。表扬刘备,就是在赞扬刘备英明正确。他通过赞扬刘备的英明正确,一方面,让蜀国人继续支持刘家天下。另一方面,也让刘禅对他有好感,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当然了,这四种情况中,究竟哪一种情况是真的,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猜你喜欢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新自然主义美学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新自然主义美学 以托马斯·门罗为代表的新自然主义美学和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用自然主义的生物学和进化论

  • 陈仁锡《纪游》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陈仁锡:纪游 陈仁锡尝读太史公书,始知蓬莱、方丈、瀛洲为三山。始皇好奇,衷徐福语,遂举求仙问药事,心快之。吾吴金、焦、北固,名袭而实左,欲为山灵拭之。及登金之妙高台、焦之吸江亭、北固之三山楼,青冥落地

  •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父朝荣,养利知州。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厕中。数濒死,辄有神相之。举万历十一年进士,三十五年,向高入朝,明年,首辅赓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

  •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为政用典名句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话。历史

  • 龙牙居遁《学道无端学画龙》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学道无端学画龙 龙牙居遁 学道无端学画龙,元来未得笔头踪, 一朝体得真龙后,方觉从前枉用功。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页 "> 智能商业

    【4205】智能商业(曾鸣著,中信出版社,16万字,2018年11月第1版,68元)6部分:[1]智能商业;[2]商业模式变革;[3]战略变革;[4]组织变革;[5]案例分析;[6]关于未来。在线化、

  • 中国诗歌的常见专有词语

    中国诗歌的常见专有词语 在中国诗歌的题目和有关批评文字中,经常遇到一些专有名词,现择其重要者加以解释。平仄近体诗是

  •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指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在西汉以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而成,如尚书省形成于东汉,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三国时期成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随着组织形式和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园冶》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园冶》 又名《园牧》,明计成著。书成于崇祯末年,共三卷,是我国关于园林建筑的一部最早的专著。其中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栏杆、

  • 文言文练习:论语,孟子

    文言文练习:论语,孟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 。(《论语· 公冶长》

相关栏目:
  • 历史人物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