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东吴为什么不配合蜀汉
诸葛亮的北伐,看上去是一种无尽的消耗,因为蜀汉兵力确实比不过曹魏,就算有过几次胜利,最终还是没办法达成诸葛亮刘备心中的理想。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似乎又只有坚持北伐,蜀汉才有一线生机。而东吴那边,为什么他们既然已经与蜀汉交好,成为盟友,但是当蜀汉北伐的时候他们又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去帮助蜀汉共同灭掉曹魏呢?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消灭曹魏,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诸葛亮北伐中原成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和东吴的实力都明显弱于曹魏。为此,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和东吴再次结成联盟,以此共同对抗强大的曹魏。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的时候,东吴和孙权都在忙什么呢?为什么不配合蜀汉的进攻,以此削弱强大的曹魏呢?
1.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其实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的时候,东吴和孙权也展开了一定的行动,不过在效果上没有蜀汉那么的明显。
加上平定叛乱等因素,导致东吴无法每一次都配合诸葛亮北伐。具体来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过,因为马谡失守街亭,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以失败而告终。与此同时,在公元228年的夏天,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紧接着,“石亭之战”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军击败了魏国大将曹休。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东吴也进行了配合。当然,在声势上不如蜀汉那么壮大。
2.公元228年的冬天,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率军出散关,围陈仓。
不过,这一次诸葛亮没有攻破魏国的陈仓,而且因为粮食供给上的问题,所以只能选择退军。但是,在退军的过程中,诸葛亮设计斩杀魏国大将王双,也即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因为第二次北伐距离第一次北伐的时间较劲,所以,就东吴来说,因为才在几个月前和曹魏交手过,所以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间,并没有出兵配合。公元229年的春天,蜀汉丞相孔明第三次北伐。此战,诸葛亮派陈式进攻武都、阴平,并拿下二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战果。
3.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公元229年的四月,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建国号为吴,吴国正式建立。
在魏蜀吴三国中,东吴一方的孙权是最后称帝。众所周知,称帝是一件大事。所以,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曹魏时,东吴和孙权也没有出兵配合。到了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以木牛运粮,结果又是因为粮尽,无奈退军。不过,诸葛亮出手,往往不会一无所获,在退军的过程中,诸葛亮设计射杀了魏国大将张郃,这无疑是魏国的巨大损失。在公元231年期间,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因为内部平叛上需要大量兵力,这一次东吴也没有配合诸葛亮北伐曹魏。
4.最后,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也即孔明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进攻曹魏。
此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展开了数个月的对峙。对于司马懿来说,始终不敢和诸葛亮正面较量。在诸葛亮牵制住魏国主力的背景下,孙权亲征率军征讨曹魏的合肥新城。不过,这一年的秋天,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对于东吴孙权来说,也没有攻下合肥新城。除此之外,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续北伐曹魏,对于东吴来说,也进行了一定的配合,比如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就乘机进攻曹魏。但是,因为实力上的差距,加上东吴在配合上蜀汉北伐上没有用尽全力,所以不管是蜀汉还是东吴,都没有逃过被灭亡的结局。
-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说明一个道理:不能一学到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要谦虚好学,学而不厌。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南北朝】颜之推 夫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一作家?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
-
梦见堤防是什么意思梦见堤防,虽然有些好事发生,但往往也被你给搞砸了。关键就在於不要以第一印象来断定别人和事物。倒是以往觉得不可能的事却出现转为可能的暗示,惊讶中难掩雀跃的情绪。但是不慎重面对的话也有一
-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
-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
-
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一种历史形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解释世界的唯物主义学说,是近代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17世纪英国经验论的唯物主义,1
-
苏辙《墨竹赋》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①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③,散柯④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
-
原道 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
-
移树说文言文译文 移树说 予城西旧茔久勿树。比辟地东邻,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拱,高可二三丈,予惜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曰:“我能为公移之。”予曰:“有是哉?”请试,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