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是什么意思揭秘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国,其实在前期就感觉到他们的不容易,反正诸葛亮给人感觉就是他们一直都缺粮草粮草了,所以总感觉蜀国非常的贫穷啊,直到最后才走上了灭亡的道路,说到灭亡的道路有的人说了,那是因为诸葛瞻说了,对内不能除黄皓,对外不能制姜维,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这是诸葛瞻在绵竹之战时的遗言,这句话可以反映出他的无力回天,也可以看出诸葛瞻在内心中认为,黄皓和姜维是导致蜀汉败亡的元凶。那么诸葛瞻这样说到底对不对,下面我就按照《三国志》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一、诸葛瞻其人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子,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只有8岁,而且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蜀汉最牛的官二代。诸葛瞻的能力比较一般,诸葛亮曾说“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意思是害怕他过早养尊处优,缺乏锻炼,难以成器。
知子莫如父,诸葛亮言中了。诸葛亮死后,刘禅虽然废除了丞相,也没有给诸葛亮立庙,但却相当重用诸葛瞻。不仅把公主许配于他,还一路火箭提拔,33岁时诸葛瞻就已经官至平尚书事、代理都护、卫将军,可以说位极人臣。
但正因为此,诸葛瞻和黄皓、姜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内政方面有黄皓弄权、军事方面有姜维常年领兵在外,这让诸葛瞻这个“权臣”显得有名无实。
二、诸葛瞻与黄皓、姜维的斗争
有矛盾就有斗争,诸葛瞻也不例外。诸葛瞻虽然对黄皓有意见,但因为刘禅的庇护和黄皓在朝廷的人脉圈子,诸葛瞻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他把矛头指向了姜维。
姜维虽然贵为大将军,但在蜀汉朝廷内地位并不高,主要是因为他常年北伐引来许多人的不满。262年姜维在汉、侯和被邓艾击败后,黄皓就想让左将军阎宇替代他,诸葛瞻也想借机剥夺姜维的兵权。得知消息的姜维向刘禅上疏,希望能除掉黄皓,而刘禅却劝说姜维大度一点,不要和黄皓斤斤计较。姜维一看这阵势,吓的带着主力部队留在沓中屯田,自此再也没有回过成都。
到最后诸葛瞻是谁也没有扳倒,自己还是哪个有名无实的“权臣”,可见他内心是十分郁闷的。所以诸葛瞻的那句遗言多少有些个人私怨在里面,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黄皓、姜维与蜀汉灭亡的责任
蜀汉灭亡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但黄皓和姜维确实有些责任。黄皓不必多说,他仗着刘禅的宠信,结党营私,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罪不可赦。姜维的责任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屯田沓中,一个是汉中防守。
屯田沓中是姜维躲避政治陷害的无奈之举,但他把主力部队放在西北边陲,使得成都空虚,给了曹魏可乘之机。曹魏《代蜀诏》中明确指出“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所以在姜维屯田的第二年,曹魏就发动了全面灭蜀的战役,这在之前是没有的。
而姜维的汉中防守策略也值得商榷。姜维面对曹魏对汉中的进攻,抛弃魏延、王平等人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守策略,而是选择“敛兵聚谷”的防守策略,使得钟会十万之众长驱直入,致使汉中失手,使蜀汉丧失了最后翻盘的可能,这个锅姜维是甩不掉的。
四、其他人的责任
单单把锅推给黄皓和姜维是不合适的。黄皓之所以能乱政,和刘禅的庇护,陈祇的党同,群臣的附阿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此时的蜀汉朝政已经烂到根子上了。
而心有不甘的诸葛瞻对蜀汉灭亡也有很大责任。其一,他位极人臣却没有制止黄皓。其二,他临危受命阻截邓艾,本来形势大好,却不听黄崇的建议,优柔寡断贻误战机,被邓艾全歼于绵竹,简直是神坑。
蜀汉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实力的弱小,再加上内部斗争尖锐、朝政黑暗、军事失利,岂有不亡之理。
-
【原题】:近承南康朝请使君宠访林圃小酌至夜公权特惠篇什谨次韵
-
初中文言文阅读:畏垒亭记 ① 自昆山城水行七十里,曰安亭,在吴淞江之旁。盖图志有安亭江,今不可见矣。土薄而俗浇,县人争弃之。 ② 予妻之家在焉,予独爱其宅中闲靓,壬寅之岁,
-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鸟丸轨每劝帝废
-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
郭伋还州的解释?郭伋还州的典故与出处 《太平御览》卷二五六引《东观汉记》:“郭伋,
-
桐叶封弟辨(节选) 柳宗元 ①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①,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
-
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与添突兀。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琅?奘?獭7缌
-
关公大义失荊州文言文 陈寿<三国志)载:关羽(160或162-220)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解州常平村)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
-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②,扬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③。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④,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①越调:十二宫调之一,
-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①,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