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野史秘闻

元宵节习俗_古代元宵节的奇怪习俗:偷菜偷灯偷女人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1:54:24阅读:652
    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汉族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都是非常传统重要的节日。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元宵节民间习俗。

    古代元宵节的奇怪习俗:偷菜偷灯偷女人

    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人们从契丹人那承袭放偷习俗后,有妇女明目张胆地率领婢妾到他人家趁主人迎客之际偷窃物件。主人发现后,提家用茶食糕点上门赎取。清代广东文昌县也存在“元夕偷青以受詈为祥,失者以不詈为吉”的习俗。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隋朝时,隋炀帝就作诗《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歌颂元宵节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吃汤圆,赏灯猜灯谜……天地人齐欢乐,不亦乐乎。

    元宵节狂欢庆典的关键似乎就在一个“闹”字,“喧声驱逐夜阑,灯光掩盖夜色”,元宵夜里的人们,因夜禁的开放,夜间行动的空间和时间似乎比往常都要自由和开放。在古代,元宵节的到来,便意味着“放偷节”的到来,偷盗在元宵前后几天可成为名正言顺之事。放偷节起源于辽金时。《魏书·东魏孝静帝纪》记载:“(天平)四年(五三七)春正月禁十五日相偷戏”。说的是北朝拓跋鲜卑族在元宵夜时,相偷戏盛行。

    除了元宵,辽金两国是严禁偷盗的,一经查获,除依法论罪,更会如现今有些超市强上贴的“偷一罚十”标语一样,得按照所偷的东西的价值加上数倍赔偿。但在元宵的“放偷节”,人们却是可以肆无忌惮地偷窃的,官府不禁止,也不逮捕。崇祯八年(1635)刊行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作者甚至提及金元时期,元夕“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不仅偷物还偷人,且妻女为人所窃都不以为忤,这未免也太大方了一点,尚待考证。

    南北朝的契丹族是于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夜连续三天“放偷”,女真族则于十六日夜进行相偷戏,“相偷”即为互相随便偷窃。相偷戏的传统从魏、齐绵延至隋,愈发热闹。其后的朝代也受到其遗风的影响,在元宵这天分别有些相偷戏。清初查嗣瑮在《燕京杂咏》中言:“六街灯月影鳞鳞,踏遍长桥摸锁频,略遣金吾弛夜禁,九门犹有放偷人”。

    物主对这类“偷窃”行为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大多采取相当宽容的态度,因为你偷我的,我偷你的,偷窃在元宵只是嬉闹玩乐的一种方式而已。因此物主只是严加戒备,以防失窃而已,并不抓贼,在失窃后也只是去想方取回失物而已。

    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人们从契丹人那承袭放偷习俗后,有妇女明目张胆地率领婢妾到他人家趁主人迎客之际偷窃物件。主人发现后,提家用茶食糕点上门赎取。清代广东文昌县也存在“元夕偷青以受詈为祥,失者以不詈为吉”的习俗。

    放偷节里,人们都偷些什么呢?各地“偷青”的不少。“偷青”即窃取他人蔬园里少许的青菜。江苏省《沙川抚民厅志》(清道光十六)提到妇女出门观灯时,“或私摘人家菜叶,以拍肩背,曰拍油虫。”

    但也有偷青菜不止偷少许,而是偷菜偷空人家菜园的。一遇元宵佳节,“不论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饭后即出,到处汹汹,势同掠夺,各园主稍为疏防,即被一扫而空。”这说的是光绪十二年(1886)时,原驻防于柳州的广西提督率同家属进驻广西龙州县,随同的家属将“偷青”之风引进该地,演变到后来,就变成了此种现状。

    除了偷菜,人们也还偷别的东西,比如偷灯。送灯或偷灯以祝愿生子的习俗很早就有。《岁时广记》引《本草》称,宋时人认为正月十五日的灯盏可以使人生子,若夫妇共同去别人家偷来,放置床下,当月可怀孕。

    还有民谣唱:“偷了刘家的灯,当年吃了当年生,有了女孩叫灯哥,有的男孩叫灯成。”在旧时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燃一些用豆面捏成的或用水萝卜刻成的灯。有女子婚后三年不育的,元宵节就上街去偷灯吃,一般偷刘姓和戴姓的,“刘”“留”、“戴”“带”,取其谐音,意为“留住孩子”,“带上孩子”。虽是迷信的说法,但也喜庆。

    人们为何独在元宵放偷呢?据说“元宵放偷是一种别致的馈赠形式,它是原始共产制的折射。”总之,古人们在元宵不仅玩得不亦乐乎,也是“偷”得不亦乐乎的。

TAG标签: 元宵节

猜你喜欢
  • 柳永《临江仙》全诗赏析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遥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

  • 殿前欢·对菊自叹·张养浩

    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 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张养浩:1270-132

  • 秦观《春词绝句五首》全诗赏析

    颠毛渐脱风情少,匣剑空存夹气销。人远地偏无酒肉,春深花鸟谩相撩。

  • 杨果《太常引》全诗赏析 全诗赏析

    长渊西去接连昌。无日不花香。云雨楚山娘。自见了、教人断肠。弦中幽恨,曲中私语,孤凤怨离凰。刚待不思量。兀谁管、今宵夜长。

  • 张养浩《中吕·最高歌带》注释赏析

    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上纛成何用②,一部笙歌断送。金波潋滟浮银瓮③,翠袖殷勤捧玉锺④。时一缕绿杨烟,扯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①“诗

  • 白朴《寄生草 饮》全诗赏析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醃[1]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作品赏析【注释】:注一:用酒糟腌渍的意思。作者以劝饮为题,用豪放的笔调,写出他旷

  • 朝天子·秋夜吟·李致远

    朝天子·秋夜吟 李致远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 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 何处楼台,笛声悲动? 二毛斑,秋夜永。 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晁冲之《汉宫春》赏析

    汉宫春 晁冲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

  • 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六》全诗赏析

    席上樽前,衾枕奈无缘。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向人前未敢言,自心中祷告天。情意坚,每日空相见。天,甚时节成姻眷!

  •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韩元吉《霜天晓角》赏析

    霜天晓角 韩元吉 倚天绝壁。 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 酒醒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青天外、远烟碧。 【简析】

相关栏目:
  • 历史人物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