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24:23阅读:26

《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9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8.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试题答案:

  7、D.(出人:超出一般的人)

  8、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

  9、C.(师道:从师的风尚;则: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姚燧《清平乐》全诗赏析

    菲菲香雪。更照溶溶月。管被司花嫌太洁。故遗啼鹃溅血。方舒笑脸迎丹。两声深院珊珊。有底春愁未诉,向人红泪阑干。

  • 探囊取物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 使用类别: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 探囊取物造句:01只要我们準备妥当,要取得胜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02以他的能力要完成此事,如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 03凭他的

  •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阅读答案及翻译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

  • 户限为穿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形容来访人数众多。 使用类别:用在「访客众多」的表述上。 户限为穿造句:01新开幕的卖场总是人潮爆满,户限为穿。 02这次的特卖吸引了不少人,早上十点不到,观众已如潮水涌入,户限为穿。 03

  • 透过电视剧《芈月传》看楚人楚文化

    热炒了大半年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终于开播了。芈月这个曾经称霸秦国的历史人物,却是地地道道的楚国女儿。《芈月传》不仅塑造了楚威王、屈原、唐昧、黄歇等一批历史上的楚国名人,而且也在荧屏上一定程度展

  • 迎仙客·暮春·李致远

    迎仙客·暮春 李致远 吹落红。楝花风。 深院垂杨轻雾中。 小窗闲。停绣工。 帘幕重重。 不锁相思梦。

  • 梦见上帝

    梦见上帝是什么意思通常来说梦见上帝,是权势、主宰的象征。www.zgjm.net梦见上帝和自己说话,表示做梦人在生活或工作上有困惑,需要寻找出路。如果梦见上帝出现在面前,并和自己交谈,预示梦者有可能遇

  • 谏院题名记

    谏院题名记 作者: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

  • 孟浩然《宿建德江》-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孟浩然《宿建德江》赏析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1.建德江:指

  • 《口技》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口技》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写的是一场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文章赞扬了口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