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07:03阅读:220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原文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悲:叹息

  40.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41.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大惊失色造句九则

    【大惊失色解释】形容非常害怕,惊吓得脸色也变了。惊:惊恐,害怕。色:脸色。 【大惊失色辨析】和“胆战心惊”都形容惊恐害怕到极点,但“大惊失色”着重于脸色表情上表现出来;“胆战心惊”着重于表现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春望 作者:杜甫年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

  • 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答案对比翻译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

  • 梦见墓碑

    其实,我们用现在的眼光看,梦中有些现象是现代用一些科学的手段都难以去解释的通的,有时梦似乎真的能预演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有些梦表面上看是预言性梦,实际上则是存在着某种巧合或是其他原因。

  • 梦见狗

    ·梦见有疯狗出现——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尤其要注意交通事故。·梦见牵着很大的狗散步——人际关系良好。与新老朋友都能愉快相处。·梦见爱抚小狗——时间观念将越来越差。有时好不容易赶上上课时间,又

  • 一傅众咻造句五则

    一、 语义说明:比喻学习受到干扰,难有成效。 使用类别:用在「扰乱学习」的表述上。 一傅众咻造句:01老师要协助学生抗拒外界诱惑,否则无论如何用心,一傅众咻,也难有成效。 02有时候学生喧哗不听话,我

  •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雍陶《题情尽桥》赏析

    题情尽桥 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诗歌赏析: 雍陶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刺史。简州的治所在阳安(今四川简阳西

  •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咏梧桐》诗歌翻译赏析

    咏梧桐 薛郧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注释: ①这是一首父女俩合写梧桐树的小诗。父,薛郧;女,薛涛。 ②庭除:庭前的台阶,指庭

  • “李载义,字方谷,常山愍王之后”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载义,字方谷,常山愍王之后。代以武力称,继为幽州属郡守。载义少孤,与乡曲之不令者游。有勇力,善挽强角抵。刘济为幽州节度使,见而伟之,致于亲军,从征伐。以功迁衙前都知兵马使、检

  • 《哭晁卿衡》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哭晁卿衡》 【内容】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赏析】: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