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蜂与江南蟹文言文翻译
淮北蜂与江南蟹文言文翻译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以下是淮北蜂与江南蟹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
1.空群:倾巢而出。
2.连房刳(kū)取: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刳,剖开刮取。
3.郭索:形容蟹急速争相爬行的样子。
4.殪(yì):死亡。
5.窟:筑巢。
6.踪迹:跟踪寻找,动词。
7.“则夜持烈炬临之”的“之”:它,代“蜂”。
8.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9.临∶靠近。
10.血:使……流血,使动用法。
11.论:需要。
12.江淮之蜂蟹,之: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3.所:所居住的地方,所字结构。
14.固宜:原来应当如此。
15.殒:死亡。
16.血指:是手指流血。
17.趋炎:向有光的地方跑。
18.蜂儿:蜂的幼儿,即蜂蛹,是人的营养食品。
19.不论斗:不须与毒蜂争斗。
20.水浒:水边。 浒:边
参考译文
淮河的毒蜂,它的尾部能蛰死人;江南一带有一种蟹很厉害,(它的)螯可以跟老虎相敌。但是拿取蜂蛹的人不须与毒蜂争斗,捕捉螃蟹的人从不伤指。蜜蛹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们跟踪寻找到它所在之处,就在夜晚拿着燃烧的火把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扑向火焰,全部烧死了。然后(人们)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人们)在水边上放一盏灯,(没有一只螃蟹)不急速爬行过来的.,(人们)都可以捡起来抓住它们。(蜜蜂和螃蟹)只知道奔向火焰,却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是本该如此。
感悟
趋炎附势者死,其愤世嫉俗的立意虽好,可现实情况并不尽然啊!
按成功率来说,趋炎附势者飞黄腾达的比率应该是高吧?
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问纪晓岚:“贪官多还是清官多?”纪晓岚也不得不承认:贪官多。将贪官归为趋炎附势一类应该是不会错的。
人们宣扬、崇尚、认同的是坚持真理、不媚权贵,但现实却正好相反。
唉!这就是人类的悲哀啊!
道理
蜂,蟹虽然凶蛮霸气,缺有“趋光”的习性,正是这一习性导致他们“空群赴焰”任人俯拾。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世间的“趋炎附势”之辈在图得一时的风光之后,其实也是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啊。
-
流水高山,独许钟期,最知伯牙。愧我投木李,酬琼玖,人惊玉树,肯倚蒹葭。风雨十年,江湖千里,望美人兮天一涯。重携手,似仲宣去国,江令还家。门前柳拂堤沙。便是系、天津泛斗槎。看金鞍闹簇,花边置酒,玉盂旋洗
-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
-
吕不韦是濮阳人,濮阳是战国时代卫国的首都,故址在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南。所以,以国籍而论,吕不韦应当算是卫国人。卫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过,到了吕不韦的时候已经衰落得只剩下濮阳一座孤城,政治腐败,
-
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让能思精敏,凡号令行下,处事值机,无所遗算,帝倚重之。 李克用兵至,帝夜出凤翔,仓皇无知者。让能方直,徒步从十余里,得遗马,褫绅为靮①乘之。朱玫兵逼乘舆,帝走
-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
池上早夏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翻译赏析 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
-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
-
脑筋急转弯题目:一个瞎子要怎样射击才能百发百中? 脑筋急转弯解析:射击需要很好的眼力,可瞎子天生就有此缺陷,唯有将需要射击的物体摆在枪口,才能够使其准确无误地射中目标。
-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
-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讽若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