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苏轼《范增论》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2 21:09:50阅读:316

苏轼《范增论》原文及翻译

  导语: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范增论》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楚国君臣,使之疏远。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那么范增)应当在此时离开项羽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猜疑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的名分,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忌。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agrave;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

    • 苏洵《答张子立见寄》全诗赏析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舡登岸身无虞。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古书今文

    • “宋申锡,字庆臣,史失其何所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申锡,字庆臣,史失其何所人。擢进士第,文宗时转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帝恶宦官权宠震主,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帝察申锡忠厚,因召对,俾与朝臣谋去守澄等,且倚以执政。未几,拜尚书

    • 矮组词|矮的组词

      【矮矬】既矮又丑 【矮屋】比较低的屋子 【矮人】是北欧神话中的种族,由泰坦创造的生物 【矮林】指灌木丛或外形矮小的森林 【矮陋】(1).矮小而丑陋。(2).低矮而简陋 【矮小

    • 梦见警察、警服

      ·梦见警察站着——是危险的兆头。·梦见自己被逮捕——会成为政府官员所喜欢的人物。·惯犯梦见警察抓人——多次作案,能发大财。·梦见与警察交谈——会被提升。·女人梦见与警察交谈——丈夫的保镖会受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译文]庭院幽深,究竟深到多么深的程度?杨柳弥漫似烟雾,像是笼罩几层帘幕。 [出典]欧阳修《蝶恋花》 注: 1、《蝶恋花》欧阳修 庭

    • 防患未然造句

      语义说明:比喻趁祸患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 使用类别:用在「事先防备」的表述上。 防患未然造句: 01、今天天阴阴的,出门时最好带一把雨伞防患未然。 02、要家家户户准备灭火

    • 《望海潮》秦观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望海潮①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②,东风暗换年华③。金谷俊游④,铜驼巷陌⑤,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⑥。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⑦。有华灯

    •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

    • 勤奋养运气,读书养才气,宽厚养大气

      运气从勤奋中来,才气从读书中来,大气从宽厚中来。 一、勤奋养运气 五代诗人温庭筠有一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雄鸡唱晓,月亮还挂在天边,诗人起身准备赶路了,却发现白霜覆盖的小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