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原文和翻译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下面来看看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吧,跟随小编去看看吧!
朝代:明代
湖心亭看雪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3]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被称为“都市诗人”。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
-
语义说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使用类别:用在「替人顶罪」、「暗中变换」的表述上。 李代桃僵造句:01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错,你为什么要李代桃僵,为他顶罪? 02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
-
语义说明:形容未经慎重考虑,轻率地採取行动。 使用类别:用在「草率行动」的表述上。 轻举妄动造句:01此事关系重大,须澈底查明真相,切不可轻举妄动。 02领兵作战,如不了解敌情就轻举妄动,乃是兵家大忌
-
明季有揭雄者,遗其郡邑矣。貌椎鲁,寡言笑,然门以内无违行,肫肫①如也。年十馀,不识冬夏。适于途,迷所向。乡人愚之。每为人佣役,任负不及常儿。然不取值,人亦利其用。里之豪右争役之
-
行走职场江湖这么多年,趟过很多泥,踩过不少坑,也看过身边的同事平步青云或原地踏步,甚至有一直一个样的平头百姓,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如果每件事情都要自己亲身经历,以身试法,吃了亏再总结经验教训的话,那么
-
石保兴传 保兴字光裔,本名保正,太祖取兴守之义改之。建隆初,年十四,以荫补供奉官。明年,迁尚食副使。太祖尝召功臣子弟询以时事,保兴年最少,应对明白,太祖奇之,拜如京使。开宝中,领顺
-
语义说明:猛然醒悟过来。 使用类别:用在「突然领悟」的表述上。 恍然大悟造句:01经过警方的说明,大家才恍然大悟,知道真凶是谁。 02经老师的耐心指点后,我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原来错得相当离谱。 03
-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
-
吴黄武八年(229)四月十三日,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孙权自建安五年(200)继其兄孙策的事业,便成为江东一方之主。魏、蜀相继称帝以后,孙权因迫于形势,曲意事魏。本年四月,孙权终于在武昌南郊即皇帝
-
名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内容。了解名片在历史上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民俗和社会生活史,均有意义,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清代的名片。 名片,古称谒、名剌
-
游褒禅山记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