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柳宗元《小石潭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 ) 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 ) ④以其境过清(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题2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5.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2分)
甲文是
乙文是
16.《小石潭记》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和《记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写到景物的“影”,作用有何不同?(4分)
17.《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两位作者处境相似,但有人说柳宗元易伤感,而苏轼较旷达,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3.考虑、想到 于是、就 大约 因为
14.(1)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5.甲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文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6.答:“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中的“影”是通过鱼的影子来突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盖竹柏影也”是通过写竹柏的影子来表现月色的澄澈透明,展现月光下的美好意境。
17.答:同意。《小石潭记》中柳宗元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在“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中顿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从美好的月色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心情。
参考译文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
语义说明:故意做作,不是出于自然的表现。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矫情做作」的表述上。 装模作样造句:01王经理装模作样地推辞几句,最后还是上臺致词。 02看她那装模作样的悲伤表情,让人疑心她根本不是真
-
梦见很多女孩,得此梦,眼光独到,奈何眼高手低之人,事业多受他人之牵绊,财运有不利之征兆,此乃不吉之兆,心中常有不安之感。如做此梦,性格圆融之人,可得他人之相助,求财多有好运之征兆。秋天梦之吉利,夏天梦
-
刘氏善举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
-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处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 南朝
-
浅析毛泽东词《贺新郎·别友》 王玉良 贺新郎·别友 (1923)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祝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
-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珠帘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春色暮, 接天流
-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敦
-
语义说明:比喻空幻不实在。 使用类别:用在「空无虚幻」的表述上。 镜花水月造句:01理想破灭,恍如镜花水月,让他唏嘘不已。 02人生在世,荣华富贵譬如镜花水月,不必放在心上。 05当他遭逢战火,变成了
-
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