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宋史•钱易传》“钱易字希白”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1 23:07:51阅读:214
 钱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易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奏疏曰:“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近代以来,断人手足,钩背烙筋,身见白骨而犹视息,四体分落乃方绝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长吏竞为残暴,婺州先断贼手足,然后斩之以闻。寿州巡检使磔贼于阛阓①之中,其旁犹有盗物者。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帝嘉纳其言。
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东封泰山,献《殊祥录》,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祀汾阴,幸亳州,命修《车驾所过图经》,献《宋雅》一篇,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发国子监诸科非其人,降监颍州税。数月,召还。久之,判三司磨勘司。上言:“官物在籍,而三司移文厘正,或其数细微,辄历年不得报,徒扰州县。自今官钱百、谷斗、帛二尺以下,非欺绐者除之。”真宗雅眷词臣,其典掌诰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傣直未满,卒。仁宗怜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赐以冠帔。
    (节选自《宋史•钱易传》,有删改)
【注】①阛阓:街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B.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C.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D.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始设于唐朝,一般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景德”就是年号。
    C.泰山,五岳之首,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D.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易自幼苦学,早年怀才不遇。首次参加科举考试时,钱易虽才识卓越,却被特意淘汰;后被苏易简举荐给太宗,又因盗起未被起用。
    B.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疏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
    C.钱易知古鉴今,奏请废除酷刑。他认为当今各地酷刑之风太盛,如果一味施行酷刑,将无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真宗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D.钱易颇具文采,勤于政务。他多次进献文书,被皇帝提拔为文秘机要之臣,负责起草诏书、查核案件等工作,后在任上连日值宿,不幸逝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
(2)官物在籍,而三司移文厘正,或其数细微,辄历年不得报,徒扰州县。

参考答案
10.D
11.B
12.B
13.(10分)(1)假使严刑可以警示民众,那么秦朝就不会有造反的老百姓了。我认为不合法的刑罚,不能用来辅助统治,望陛下废除。(“使”“所以”各1分,句意3分)
(2)官府财物登记在册,而三司发文要求核实订正的,有时所涉数目细小,总是拖延多年无法上报,徒然干扰州县治理。(“籍”“厘正”各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钱易,字希白。从前,其父钱倧即位为吴越王,被大将胡进思废,而改立钱倧的弟弟钱俶。钱俶归降宋朝,其属下都在宋朝做了官,只有钱易与其兄钱昆没有被录用,于是他们即发奋读书。
    钱易十七岁时考中进士。参加崇文殿的考试时,三篇文章不到中午他就完成了。言官觉得他很轻率,不稳重,故意不录取他,然而从此以后他的才学就出了名。宋太宗曾同苏易简一起讨论唐代文人,太宗遗憾当世没有产生像李白这样的才子,苏易简说:“当今进士钱易,创作的歌、诗大概不在李白之下。”太宗惊喜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把他从平民直接提升为翰林。”正碰上剑南盗贼兴起,这事就被搁下了。宋真宗当太子时,画山水扇,碰上钱易作歌,览后对他非常欣赏。
钱易再次考进士,终于考取了,录为开封府第二名。他自认为应当是第一,只因被主考官压制了才落得第二,于是上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真宗很讨厌他的这种品行,降他为第三名。一年后,以第二名中第,任为濠州团练推官。被召到中书测试,改任光禄寺丞、蕲州通判。钱易上书说“:尧流放四大罪人而不处死,岂不是尧的仁厚达到了顶点吗?古代的肉刑有劓、苍、黥、刖,都不是死刑,但古人还认为太残酷。近代以来,砍断手脚,钩背烙筋,使犯人体无完肤,露出白骨,还不断气,四肢离开了身躯才断气。采用这样的酷刑,不是太平盛世之举。目前,地方长官一个比一个残暴,婺州官府,先砍断犯人手脚,然后斩首示众。寿州巡检使将犯人碎尸于牢房中,旁边还住着盗贼。假使严刑可以警示民众,那么秦朝就不会有造反的老百姓了。我认为不合法的刑罚,不能帮助统治,望陛下废除。”皇上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景德年间,参与贤良方正科考试合格,任秘书丞、信州通判。皇上东封泰山时,他献上《殊祥录》,又改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皇上祭祀汾阴,视察亳州,命他编撰《车驾所过图经》,献上《宋雅》一篇,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因他主考国子监诸科误取不该录用的人,降职监颍州税,几个月后召回京城。许久之后,任判三司磨勘司。他上书说“:官府的财政收入都登记在册,三司进行核对,有些数目太细太小,几年后还无法核实完上报,白白增加地方政府的烦恼。从今以后,官府收支一百文钱、一斗谷、二尺帛以下的,只要不是假的就不必一一登录了。”真宗喜欢诗人,身边掌管文秘机要的,他都要亲自选拔。提升钱易为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官至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因连续几天值班,未满期就累死了。仁宗怜惜他,召他妻子盛氏到宫中,赐给凤冠霞披。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梦见花园

    梦见在花园里散步,预示着心情快乐。梦见花园里树落叶花凋谢,是不幸和痛苦的兆头。未婚男子梦见开满鲜花的花园,会很快与富有人家的小姐结婚。姑娘梦见开满鲜花的花园,会嫁给有钱的男子。

  • 并驾齐驱造句_用并驾齐驱怎么造句

    一、 语义说明:并排驾车,齐头奔驰。 使用类别:用在「齐头前进」的表述上。 并驾齐驱造句: 01、他俩骑着脚踏车并驾齐驱地通过草原,前往下一个村庄。 02、驾驶小型车在高

  • 郑惟忠简介|生平

    郑惟忠简介|生平

  • 呕心沥血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费尽心思,用尽心血。 使用类别:用在「竭尽心力」的表述上。 呕心沥血造句:01这部小说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 02他为了云门舞集年度公演能博得观众的喝采,真是废寝忘

  • 南腔北调造句五则

    一、 语义说明:形容人说话语音不纯,夹杂着南北方音。 使用类别:用在「口音混杂」的表述上。 南腔北调造句:01老王的口音南腔北调,大家跟他说话都听得一头雾水。 02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说起话来南腔北调

  • 杜甫《放船》全诗赏析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作品赏析按鹤注:此广德元年秋阆州作。盖苍溪属阆州,橘熟在秋候也。《杜臆》:《地志》:苍溪于阆中为上

  • 用百感交集造句六则

    【百感交集解释】心里的种种感触、感想都交织在一起。百:很多,种种。交集:交织聚集。也作“百端交集”。端,件数、项目。 【百感交集造句】 ①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世界性盛会,真是百感交集,彻夜不

  • 卢挚《蝶恋花 登封马叟飞卿寿席即事赋词为马卿祝》全诗赏析

    种竹山分浇稻水。箕颖田园,菘少屏风里。玉树芝兰谁可比。堂前索甚裁桃李。薄劣莺儿来报喜。似说朝来,麦秀茧眠起。快唤巢由同一醉。

  • 古诗今译,居然如此唯美动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写】 午夜,猝来的钟声将我击中, 钟声穿透了岸边结霜的老枫。 乌鸦的哀鸣里月亮早早落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全诗赏析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旱晨。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