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克殷》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⑷?”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 ⑸;憎其人者,恶⑹其余胥⑺。咸刈厥⑻敌,使靡⑼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⑽入,王曰:“为之⑾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⑿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⒁。”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⒂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⑴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⑵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商朝的都城。⑶太公: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又名吕尚。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⑷奈其士众何:对他的士众怎么处置。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⑸乌:即乌鸦。⑹恶:憎恨。⑺余胥:墙壁。⑻厥:其,代词。⑼靡:无,不。⑽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⑾为之:对他们。为,对。之,指士众。⑿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⒀惟仁是亲:亲近有道德的。“惟(唯)……是……”,宾语前置的格式。⒁予一人:即天子,此指殷纣王。 ⒂君子:有道者。(15)咸:都。(16)入:进见。(17)居:居住。(18)平:平定。
【参考译文】
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
【阅读训练】
1.解释
(1)克:攻克 (2)恶:厌恶 (3)咸:全部 (4)入:进入
(5)为:对 (6)居:居住 (7)平:使……太平,平定
2.翻译
(1)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有罪的人就杀死他们,没有罪的人就让他们活下来,怎么样呢?
(2)凡所以贵士君子⒂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凡是尊重士君子的人,是因为他有仁义,并且有高尚的品德啊。
3.本文有一个成语是:爱屋及乌
4.武王认可周公的处理方法是因为周公的什么?原文中具体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有任有德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
梦见自己钱丢了,得此梦,异性关系多有不利之征兆,财运难以兴隆,与异性间纠缠者,生活有不利之事,切莫有自做主张之想法。如做此梦,性格温和之人,多有得他人相助之机遇,求财者烦恼颇多。秋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
-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
-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竹枝词九首》的第七首。诗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两岸连山,
-
10句经典惜时名言,珍惜时光,大好青春莫辜负。1.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出自三国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穷无尽,人的生命却像朝霞那样短促。2.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作品赏析【注释】:
-
【风土人情解释】指一个地方的乡土风俗。风:风俗。人情:民情,指人的生活习惯。也作“人情风土”。 【风土人情造句】 ①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并熟悉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便跟老乡们打成一片
-
别董大二首 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
【救死扶伤解释】救护将死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精神。 【救死扶伤造句】 ①李自珍从小看到父亲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以立志长大要当一名好医生。 ②
-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2],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3]?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4],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
-
《金瓶梅》之故事的写作年代 学会用历史事实考核故事情节 李洪政林子斋 上一章我们已经指出:《金瓶梅》中的许多历史事实表明作者写作的年代在万历年间,通过人物生年干支和岁数我们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