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程颐《上谷郡君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30 01:47:43阅读:267
上谷郡君家传
程颐
      先妣夫人姓候氏,太原盂县人,行第二。世河东大姓。祖暠,当五代之乱,以武勇闻。父道济,始以儒学中科第,为润州丹徒县令,增尚书比部员外郎。
夫人幼而聪悟过人,女红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年十九,归于我公。事姑舅以孝谨称。与先公相待如宾客。德客之盛,内外亲戚无不敬爱。先公赖其内勘,礼敬尤至,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
从叔幼孤,夫人存视,常均己子。治家有法,不严而整。不喜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如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道路遗弃小儿,屡收养之。好为药饵,以济病者。
    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主宽解。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常曰:“予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夫人生子六人,所存惟二,其慈爱可谓至矣。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故颐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
    先公罢尉庐陵,赴调,寓居历阳。会叔父亦解椽,比陵,聚口甚众,储备不足。夫人经营转易,得不困乏。夫人安于贫约,服用俭素。观亲族间纷华相尚,如无所见。少女方数岁,忽失所在,乳姥辈悲泣叫号。夫人骂止之,曰:“在,当求得,苟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
    颐兄弟幼时,夫人勉之读书,因书线贴上,曰:“我惜勤读书儿。”又并书二行,曰:“殿前及第程延寿。”先兄幼时名也。次曰:“处士。”及先兄登第,颐以不才罢应举,方知夫人知之于童稚中矣。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知夫人之精鉴。
    夫人自少多病,从先公官岭外,偶迎凉露寝,遂中瘴厉。及北归,道中疾革。召医视脉,曰,可治。谓二子曰:“绐尔也。”未终前一日,命颐曰:“今日百五,为我祀父母,明年不复祀矣。”壬辰二月二十八日终于江宁,享年四十九。始封寿安县君,追封上谷郡君。
(选自《二程文选译》,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九,归于我公             归:归属
  B.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    假:宽容
  C.观亲族间纷华相尚             尚:推崇
  D.谓二子曰:“绐尔也。”       绐:欺骗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侯氏“盛德”的一组是(3分)
  ①女红之事,无所不能          ②事姑舅以孝谨称
  ③贵贱虽殊,人则一也          ④好为药饵,以济病者
  ⑤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    ⑥因书线贴上,曰:“殿前及第程延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颐的母亲出生于太原大姓人家,她的父亲因科举获取功名,她知书识礼,相夫教子,治家有方,深受众人爱戴。
  B.程颐的母亲心地善良宽厚,不管是遭遇变故的年幼的亲人,还是被家人遗弃在路边、被她收养的小孩,她都能悉心抚养。
  C.程颐的母亲生活简朴,善于持家,在程颐的父亲和叔父被解职期间,虽家中人口众多,但因她的经营,家人衣食无忧。
  D,程颐的母亲不仅注重儿子的品德修养,而且通过写书帖激励儿子勤奋读书。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3分)                  
  (2)在,当求得,苟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3分)                           
  (3)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知夫人之精鉴。(4分)

参考答案
5.(3分)A(归:女子出嫁)
6.(3分)C(①表现其聪悟;⑥表现其精鉴)
7,(3分)D(程颐放弃科举考试)
8.(1)(3分)夫人谦逊温顺,注重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即使是小事,也从不专断,一定禀告(父亲)后才去做。
  评分建议:“自牧”、“专”、语意通顺,各1分。
  (2)(3分)如果在(没有丢失),自然能找到,如果确实丢失了,你们像这样,将有什么用呢?
评分建议:“苟”、“何为”、语意通顺,各1分。
(3)(4分)(我们)珍藏夫人的手迹,让后代子孙知道夫人有着高明的识别力。
评分建议:“手泽”、“精鉴”,各1分;语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先母姓侯,太原盂县人,排行第二。世代都是河东的大姓。祖父侯篙在五代乱世时,凭借威武勇猛闻名。父亲侯道济,开始凭借儒学在科举考试中被录取,任润州丹徒县令,赠封尚书比部员外郎。夫人幼小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女工这类事情,没有不会的,喜欢读书,能广泛了解古今的事情。
十九岁时,嫁给了我的父亲。服侍公婆以孝顺谨慎著称。和先父相敬如宾。品德、仪容非常美好,内外亲戚没有不敬爱她的。先父依赖夫人持家,对夫人特别敬重,但夫人谦逊温是非曲直,注重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即即是小事,也从不专断,一定禀告父亲后才去做。堂叔很小时就成了孤儿,夫人抚养照顾他,常常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她治家有方,不严厉而上下做事有条理。她不喜欢鞭打奴婢,把小家奴看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儿子们有时呵斥他们,夫人总是告诫他们说:“贵贱虽然不同,但同样是人。”路上遇到有被遗弃的小孩,夫人多次收养他们。夫人喜欢制作药物,用来救济病人。
     先父凡是生气的时候,夫人总是为他宽解。只是儿子们有过错,她却不加以掩饰。她常说:“儿子不成器的原因,是做母亲的掩盖他的过错,致使做父亲的不知道。”夫人有六个儿子,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对他们的慈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但在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上,却一点也不宽容。因此我们兄弟俩平生对衣食不加挑剔,不会用凶狠的话骂人,不是本性就这样,而是夫人的教育使我们这样的。
     先父解除庐陵县尉职务,前去接受新任命,寄居在历阳。恰逢叔父也解除了毗陵属官的职务,居住在一起的人口很多,家中储备不足。夫人经营处置,辗转变换,使得衣食不致于缺乏。夫人安于贫穷简朴的生活,衣服器用节俭朴素。看到亲族之间竞相崇尚奢华,就像没看见一样。小女儿刚几岁的时候,忽然走失,乳母们悲痛哭泣,大呼小叫。夫人斥骂并阻止她们,说:“如果在(没立丢失),自然能找到,如果确实丢了,你们像这样,将有什么用呢?
我们兄弟幼小的时候,夫人鼓励我们读书,便在线贴上写道:“我爱勤奋读书的孩子。”又并排写了两行字,一行写“殿前及第程延寿”,(程延寿)是先兄小时候的名字。一行写“处士”。等到先兄考上进士,我自己因为没有才能放弃参加科举考试,这才知道夫人在我们幼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们的才能了。(我们)珍藏夫人的手迹,让子孙知道夫人有着高明的识别力。
夫人从小多病,跟随先父在岭南做官时,偶然因为乘凉露天睡觉,于是染上了瘴疠。到返回北方的时候,在路上病情加重,叫来医生把脉,医生说可以治好。夫人对他的两个儿子说:“(这是)骗你们的。”临终前一天,吩咐我说:“今天是寒食节,你替我祭祀父母,我明年不能再祭他们了。”壬辰年二月二十八日在江宁去世,享年四十九岁。开始封为寿安县君,后来追封上谷郡君。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什么人最爱别人让他马不停蹄地滚?

    什么人最爱别人让他马不停蹄地滚? 答案:罪犯

  • 杨果《小桃红》全诗赏析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作品赏析【注释】: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全诗翻译赏析

    相思 作者:唐朝诗人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君:你。 采撷:采摘。 【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的时

  • 邻女说(清)戴名世

    西邻之女,陋而善嫁[1]。东邻有处人,贞淑而美,无聘之者[2],乃过西邻而问焉,曰:“若何以得嫁[3]?”西邻之女曰:“吾有五费。”曰:“可得闻乎?”曰:“发黄费吾膏[4],面黠费吾粉[5],履阔费吾

  • 经典谚语(旅游篇) 吃稀饭要搅,走溜路要跑

    1.出门三里地,就是他乡人。 2.出门人,三分校 3.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4.出得门多,受得罪多。 5.家贫不是贫,路贫贫煞人。 6.江湖走得老,六月带棉袄。 7.行船无六月。 8.十里勿问饭,

  • 文质彬彬造句六则

    一、 语义说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 使用类别:用在「举止高雅」的表述上。 文质彬彬造句:01他文质彬彬的仪表,确实迷倒不少追求者。 02看他文质彬彬,谈吐不俗,是一位有为的年轻人。 03我喜欢

  • 梦见货车

    梦见装满东西的货车,要破财。女人梦见装满东西的货车,随时会与丈夫分居。商人梦见装满东西的货车,顾客会赖帐。梦见客货车,不久要搬家。工作人员梦见货车,要调动工作。囚犯梦见空货车,有可能转到别的监狱。旅游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

  •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甲】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四十七年,杨镐既丧师,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代镐经略。未出京,开原失,甫出

  • 《四库全书》今何在?七大藏书阁故事多

    中国的藏书阁都与水有关,因为藏书最怕失火。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名为《易经》中的“天一生水”之意。 乾隆年间,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第一本抄写本于1781年完成,计有经史子集3.63万卷。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